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柯帆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肝癌
  • 2篇原发性肝癌患...
  • 2篇中医
  • 2篇祛毒
  • 2篇细胞
  • 2篇化瘀
  • 2篇肝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 1篇蛋白
  • 1篇一线治疗
  • 1篇医药治疗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胰腺癌组织
  • 1篇再引入
  • 1篇正性
  • 1篇直肠

机构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陈柯帆
  • 6篇陆运鑫
  • 5篇莫苑君
  • 4篇侯恩存
  • 3篇朱文良
  • 3篇赖林
  • 2篇刘敏
  • 2篇谭智威
  • 1篇杨振东
  • 1篇吴发胜
  • 1篇文彬
  • 1篇邓鑫
  • 1篇林梅英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23年
原发性肝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6位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疾病进展至晚期阶段,伴肝内、肝外病情转移,而此时展开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在晚期肝癌患者中,会对放化疗敏感程度不佳,则威胁到患者整体生存、健康状况。随着国内中医药事业得到逐步发展,在肝癌治疗上为一类辅助措施,优点为低毒性、多靶点、多途径。但由于当前涉及中医药相关研究样本量较少,临床所获取相关疗效研究内容较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成效,就当前相关研究结果展开分析,为临床学者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卢旭全莫苑君陆运鑫陈柯帆张小飞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药
祛毒化瘀消积方对介入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价祛毒化瘀消积方对介入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介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祛毒化瘀消积方治疗,观察两组复发与转移发生率、免疫功能、甲胎蛋白。结果:两组术后3、6个月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转移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均出现明显好转(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AFP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组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经介入术后采取祛毒化瘀消积方治疗,可以降低早期复发转移率,改善术后免疫功能。
卢旭全莫苑君陆运鑫陈柯帆张小飞
关键词:介入术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
奥沙利铂一线治疗后再引入与雷替曲塞联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评估奥沙利铂一线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后与雷替曲塞联合再引入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一线应用奥沙利铂的情况分为两组:A组(一线使用不含奥沙利铂方案)20例;B组(一线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28例。二线治疗方案: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d1;奥沙利铂100~130 mg/m^2,静脉滴注,d1;每21天1次。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0.0%(6/20)、32.1%(9/2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16/20)、75.0%(21/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个月、7.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13个月;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4,0.514,0.713,0.78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转氨酶异常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两组感觉神经异常Ⅰ~Ⅱ级发生率相近。结论:奥沙利铂再引入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对曾使用过奥沙利铂一线化疗的患者仍然有效,无耐药性,安全可行,对不能接受伊立替康二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是较好选择。
赖林侯恩存陆运鑫陈柯帆朱文良莫苑君谭智威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奥沙利铂雷替曲塞回顾性分析
祛毒化瘀消积方联合射波刀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祛毒化瘀消积方联合射波刀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射波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毒化瘀消积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实体瘤影像学变化、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肝功能、甲胎蛋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实体瘤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控制率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肝功能、AFP值,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vs42.5%,P<0.05)。结论祛毒化瘀消积方能远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可用于临床推广。
陆运鑫侯恩存莫苑君吴发胜刘敏赖林朱文良陈柯帆邓鑫文彬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细胞免疫
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中医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及入组后2周各做一次疲乏及生活质量等量表的评定。结果治疗组癌因性疲乏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可减轻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侯恩存陆运鑫林梅英刘敏朱文良陈柯帆赖林杨振东
关键词:中医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干细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50只裸鼠被随机分为胰腺癌Ⅰ组、胰腺癌Ⅱ组、胰腺癌Ⅲ组、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胰腺癌Ⅰ组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癌Ⅱ组建立PRDM14-shRNA慢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癌Ⅲ组建立control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炎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和脂多糖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8周,采集小鼠胰腺,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PRDM1表达,划痕实验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Ⅰ组)、PRDM14-shRNA慢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Ⅱ组)和control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Ⅲ组)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小鼠PRDM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小鼠PRDM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小鼠(均P<0.05),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PRDM14阳性表达率及PRDM14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胰腺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肿瘤干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胰腺癌Ⅱ组。结论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存在紧密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陈柯帆陆运鑫莫苑君卢旭全谭智威侯恩存
关键词:胰腺癌人胰腺癌细胞细胞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