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芹
-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0.14%MCP可湿性粉剂对菠菜保鲜效果试验被引量:11
- 2002年
- 王福建李宝聚石延霞陈立芹
- 关键词:蔬菜保鲜效果乙烯
- 温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4年
- 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番茄灰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适温在15~25℃, 最适温度为20℃.15~25℃适宜菌丝生长、侵染与扩展, 20℃为最适温度.30℃以上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温有利于病菌产孢, 最适温度为15℃.变温研究表明, 在一天中, 随着30℃以上高温时间的增长, 病菌(菌丝)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 6 h以上高温能够限制病害发展.
- 李宝聚陈立芹孟伟军王福建
- 关键词:温度调控番茄灰霉病菌灰霉病
- 基于VB6.0的西瓜育种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建
- 2013年
- 基于VB6.0编程技术,开发出集系谱管理、组合管理、亲本管理、图片管理、智能选种、数据调库、组合预测、数据检索和数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可视化育种管理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通用性较强,适合西瓜育种工作的迫切需求,并且今后可扩展应用到其他作物育种上。
- 王福建张力张思远陈立芹
- 关键词:西瓜可视化
- 温湿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3年
- 番茄灰霉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能够产生 4种细胞壁降解酶 ,以PMG酶活性最高 ,其次是β 葡萄糖苷酶和PG酶 ,Cx最少。灰霉病菌在不同温度下侵染番茄叶片时产生的致病酶活性不同 ,4种酶在 2 0℃时表现了最高的活性 ,15℃次之 ,当温度达到 2 5℃时 ,各种酶的活性都急剧下降 ,随着温度的再升高 ,酶活更低。随着湿度的增高 ,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也增加 ,当相对湿度达到 90 %以上时 ,4种酶的活性也达到最高。温湿度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趋势 。
- 李宝聚陈立芹孟伟军王福建
- 关键词:温度番茄灰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
- 灰霉克星——新灭霉灵
- 2004年
- 王福建陈立芹于相存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杀菌剂药效试验
- 99.1%敌死虫乳油防治黄瓜白粉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3
- 2002年
- 王福建李宝聚姜启良陈立芹
-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
- 湿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3年
- 番茄灰霉病菌(Botrytes cinerea)的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的环境,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水滴中萌发最好。在适温下,随着湿度的增加,病菌致病性增强,孢子在相对湿度85%以上、菌丝在相对湿度80%以上的高湿环境能够发生侵染,并形成危害性的软腐斑。在一天中高湿的时间直接影响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高湿(相对湿度超过85%)时间8h以上病菌才能够连续侵染。
- 李宝聚陈立芹孟伟军王福建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病菌侵染孢子萌发
- 番茄灰霉病灾变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研究
- 李宝聚赵奎华朱国仁吴新平刘武成宁军王福建刘长远牛赡光周长力尚庆茂张万春顾宝根陈立芹范海延
- 该项目首次查明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时期及与病原菌消长的关系;明确了灰霉病的发生与叶位、果位的关系。首次发现激素蘸花增加了果实染病位点是引起我国番茄灰霉病大发生的重要原因。首次发现大量施用KH_2PO_4叶面肥是引起我国番茄...
- 关键词: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灾变规律
- 番茄灰霉病生态防治机理的研究
- 该论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在田间和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环境因子中温度、湿度和栽培措施中应用植物生物调节剂及叶面营养对番茄灰病发生的影响,并利用生理化手段、高压液相色谱方法及病研究技术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番茄灰...
- 陈立芹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温度叶面营养植物生长调节剂
- 文献传递
- 0.14%MCP可湿性粉剂对菠菜保鲜效果试验
- 2002年
- 乙烯是一种促成熟激素,与果蔬的呼吸速率、呼吸跃变、软化、颜色转变等成熟参数密切相关。由于果蔬产生的内源性乙烯会作用于其本身及环境内的其它个体,促进完熟,因此设法阻断乙烯对果蔬的作用来延缓老化进程,延长保鲜期很有必要。 0.14%MCP(1-甲基环丙烯)可湿性粉剂是乙烯作用的竞争抑制剂,遇水后即释放出MCP气体,MCP气体分子接触植物细胞中的乙烯受体,并与之相结合,产生不可逆反应,阻碍乙烯与该受体蛋白结合,从而阻断乙烯的正常结合,暂时终止植物组织老化的进程,增加其商品寿命。为提高菠菜的保鲜效果,确定其适宜用量,特进行了本试验。
- 王福建李宝聚石延霞陈立芹
- 关键词:MCP可湿性粉剂菠菜保鲜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