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89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Bs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余雪平 郭如意 柯邵鹏 林成祖 林志鹏 黄清流 李菊兰 苏智军 陈素梅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HBsAg与HBV DNA定量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HBs 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 Ag水平,荧光PCR定量检测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 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 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 Ag阳性患者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和1.009,P>0.05);CHB-LM组HBs Ag定量高于HBV-LC组(Z=-2.247,P=0.025)。HBe Ag阴性患者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0.05);CHB-LM组和CHB-S组HBs Ag和HBV DNA定量均高于HBV-LC组(P<0.01)。HBs 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CHBLM组(r=0.389,P=0.009)、HBV-LC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组中无相关性(r=0.348,P=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例患者治疗后HBs 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Z=-5.415,P<0.001);治疗后HBs 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 HBs 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 Ag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 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余雪平 郭如意 柯邵鹏 黄清流 林成祖 林志鹏 陈素梅 李菊兰 杨鹏雅 苏智军关键词:HBSAG HBVDNA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麻疹患者肝功能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成人及幼儿麻疹患者肝功能和淋巴细胞变化特点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2例成人及26例幼儿麻疹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CD3+、CD4+、CD8+、CD19+淋巴细胞,并与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成人麻疹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71.9%(23/32),幼儿麻疹组患者未出现ALT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人麻疹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ALT水平以及CD3+、CD4+、CD8+、CD19+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15(12~644)IU/L、74(18~395)IU/L、(60.31±13.17)%、(40.08±10.62)%、(48.79±10.20)%及(19.30±9.60)%。幼儿组分别为:25(14~37)IU/L、50(34~68)IU/L、(64.73±12.58)%、(30.14±12.45)%、(30.45±9.11)%及(20.72±11.39)%。两组麻疹组与对照组比较,成人组ALT及AST均明显高于幼儿组,CD4+T细胞比例下降、CD8+T细胞比例升高,成人麻疹组CD19+B细胞比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患者T、B淋巴系统均受到麻疹病毒损伤,然成人与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致损害程度略有差异,表现为成人麻疹患者肝功能损害大于幼儿组,而幼儿麻疹组感染病程延长、并发症多,病情重、病死增高,故加强上述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陈素梅 邓勇关键词:麻疹 B淋巴细胞 肝功能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在艾滋病(HI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采取联合治疗:拉米夫定0.3 g qd,齐多夫定0.3 g bid,依非韦伦600 mg qn。治疗后3,6,12个月,比较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变化,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有效率为93.33%(56/6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与治疗前的(104.74±9.58)pcs·μL^(-1)、(7.76±0.42)g·copies·m L^(-1)比较,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144.64±6.47)pcs·μL^(-1)、(4.80±0.20)g·copies·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7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5例发生肝毒性(在治疗后1,2个月出现),3例出现Ⅱ级末梢神经炎(在治疗后3,4,6个月出现)。结论 HAART疗法对HIV患者进行治疗,免疫学和病毒学效果良好。 陈素梅 林永年 何秀华 刘江福 郭如意 高易鹏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新型HBV DNA变异致HBsA9阴性乙型肝炎1例 慢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在不明原因的肝炎患者中,30%~80%为隐匿性HBV感染。HBV保持极低水平复制,HBV基因变异是形成HBV隐匿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郭如意 苏智军 陈素梅 林琪关键词:肝炎 HBV感染 基因变异 文献传递 1996株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484株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27%),肠球菌耐药率高,除肠球菌外对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优于第三代。1 512株革兰氏阴性细菌(G-)中克雷伯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最敏感,其次是肠杆菌属、嗜麦芽单胞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烯菌、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常见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但多数耐药率较高,及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陈素梅 王星 林琪 苏智军关键词:喹诺酮类 耐药性 65例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KPBSI)的临床特点、耐药性、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65例KPBSI成人患者临床、细菌耐药资料,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90%。产ESBLs对药物敏感率低于非产ESBLs(P<0.05)。本组治疗总有效率73.8%(48/65),社区感染组治疗有效率82.9%(29/35),医院感染组治疗有效率63.3%(19/30)。结论 KPBSI多见于有基础疾病患者,医院感染患者产ESBLs率高、耐药明显、临床并发症严重;对于医院感染尤其是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严重患者,经验治疗应首选碳青酶烯类药物。 马翠苹 何秀华 汤利 陈素梅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败血症 细菌耐药 HBs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BsAg和HBV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Cr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的变化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 余雪平 郭如意 柯邵鹏 林成祖 林志鹏 黄清流 李菊兰 苏智军 陈素梅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2013年6月前发表关于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5 567例患者,MRSA所致肺炎者利奈唑胺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万古霉素组(P<0.05);MRSA所致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cSTTI)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万古霉素组(P<0.05);利奈唑胺的肾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万古霉素(P<0.0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高于万古霉素(P<0.01)。结论对于MRSA所致的肺炎、cSTTI感染,利奈唑胺的临床及微生物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柯邵鹏 刘江福 苏智军 郭如意 陈素梅 林琪关键词: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拉米夫定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被引量:1 2007年 陈素梅 苏智军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丙种球蛋白治疗 拉米夫定 大剂量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