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银珠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刑法
  • 5篇司法
  • 4篇法学
  • 4篇犯罪
  • 2篇刑事
  • 2篇刑事司法
  • 2篇要件
  • 2篇机械化
  • 2篇构成要件
  • 2篇法律
  • 2篇犯罪构成
  • 2篇非法
  • 1篇毒品
  • 1篇毒品犯罪
  • 1篇刑罚
  • 1篇刑法理论
  • 1篇刑法司法
  • 1篇刑法司法解释
  • 1篇刑法体系
  • 1篇刑法条文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22篇陈银珠
  • 1篇石经海
  • 1篇袁林

传媒

  • 3篇刑法论丛
  • 2篇中国法学教育...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江西公安专科...
  • 1篇人民司法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大学法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人民警察...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安徽大学法律...
  • 1篇厦门大学法律...
  • 1篇刑事法评论
  • 1篇交大法学
  • 1篇中国犯罪学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过程和趋势被引量:1
2011年
重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的草创时期、重庆直辖以后的发展时期和2002年以后的成熟时期三个时期。根据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规律,重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从讲义气到谋求经济目的再到社会控制的增强和扩大;从冷武器到热武器到更先进的武器;从拉拢官员下水到黑社会头目亲自谋求政治身份,再到黑社会头目影响政策、法律的出台和人事任免;其组织形式从非法到合法,合法活动与违法犯罪活动交织在一起;暴力手段越来越隐蔽;资本、暴力与权力交织在一起,凝成利益结合体;与国内其他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世界其他国家黑社会组织相结合。
陈银珠
论我国刚性最低刑制度的柔性化路径
2022年
梳理十几年来数起争议性案例发现,刑事司法中量刑僵化问题较为严重。即裁判者严格按照刑法分则及其司法解释做出的裁判,会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和民众认同的情理。裁判者做出这些裁判的背后受到刚性最低刑制度的制约。刚性最低刑制度的核心是,刑法分则及其司法解释根据定量情节确定了某类案件的最低刑,但是酌定减轻条款的适用又处于保守状态。刚性最低刑制度导致量刑“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满足刑事司法统一性的同时,会损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应该系统归纳酌定减轻条款的裁判规则,通过司法解释、量刑指南或者指导性案例的方式激活酌定减轻条款的适用。这有助于增强刚性最低刑制度的柔性,使得量刑在保持统一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基础上,也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最终实现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陈银珠
关键词:刑法司法解释
刑事司法中“情理法”融合理念及其实现路径
2022年
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和刑事司法公信力不足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领域的两个突出问题。刑事司法公信力不足扭曲了刑事司法的过程和结论,体现为刑事司法公信力不足与冤假错案、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刑事司法随意性、民众对犯罪人的同情等之间的恶性循环。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最高司法机关提出了“情理法”融合理念。“情理法”融合理念的理论基础是法的契约论,人性基础是人人赋有良心和理性,人人共享正义的直觉。以民众的正义直觉和共识作为设定犯罪和分配刑罚的基础,能够在报应与预防之间达成契合。人民陪审员制度和指导性案例制度可以将民众的正义直觉和共识输送到刑事司法过程和裁判结论中。开放的刑法体系为民众的正义直觉和共识进入刑事司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陈银珠
教育体制改革与未成年人毒品犯罪预防--以某市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现状为例
本文试从预防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角度,检视我国的教育制度,探讨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与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关系,提出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未成年人教育程度、强化未成年人“免罪系统”、预防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对策。
袁林陈银珠
关键词: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教育体制犯罪预防
文献传递
法定犯时代传统罪过理论的突破被引量:20
2017年
我国传统罪过理论可以称为"整罪分析模式"。整罪分析模式强调罪过对象的整体性、罪过形式的单一性和不同罪过之间的对立性。根据传统罪过理论,罪过的对象是以危害结果为核心的客观构成要素的整体,在故意犯罪中所有客观构成要素的罪过形式都是单一的故意,而且故意犯罪中不包括过失,过失犯罪中也容不得故意。在法定犯时代背景下,整罪分析模式的僵化性和机械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要素分析模式强调,罪过的对象是具体的客观构成要素,在故意犯罪中可以有过失,在过失犯罪中也可以有故意,故意与过失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位阶关系。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要素分析模式不但更好地遵循了罪刑法定原则和责任主义原则,而且更能适应法定犯时代的到来。
陈银珠
中国肉刑的废除过程对死刑废除的启示被引量:3
2011年
肉刑从五帝时代产生,到清朝完全废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肉刑在历史中有其特有的预防犯罪和实现报应的功能。肉刑的产生,实现了肉刑报应和预防犯罪的功能;肉刑的反复过程,是寻找肉刑的替代刑的试错过程;肉刑的废除,是肉刑的功能被社会成本更小的刑罚所取代。从刑罚预防和报应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肉刑产生、反复和废除的过程,这对当前处于困境中的死刑存废问题有所启示。
陈银珠
关键词:肉刑死刑
论刑法的体系解释
刑法论文、专著和教材有提到刑法体系解释,但是都没有对刑法的体系进行合理而系统的阐释。刑法体系多理解为封闭的刑法体系,即刑法分则与刑法分则之间的关系,刑法总则中的条款因具有抽象性或者需要价值判断被排除于体系之外。也有论著按...
陈银珠
文献传递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传统特征和新特征——以山西阳泉关氏兄弟涉黑组织案为样本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大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具有传统的特征,如有组织的暴力、以违法犯罪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违法犯罪寻求保护伞、组织者、领导者从一线退居到幕后、实施暴力的工具呈现出冷武器和热武器相混合的特点等,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如谋求合法外衣、寻求社会认可,利用非法影响力。在当前维稳的社会和政治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民意、民主和民生越来越重视。黑社会性质组织利用这一点,通过向党政机构施压来谋取不法经济利益。这两个新特征不但表现在山西关氏兄弟涉黑组织案件中,也表现在重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中,值得警惕。
陈银珠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论美国刑法中的要素分析法及其启示被引量:6
2011年
美国《模范刑法典》的最大贡献在于把所有的客观要素区分为行为、结果和附随情节;把所有的可责性要素从80多种降低为四种,即蓄意、明知、轻率和疏忽;通过要素分析法建立了这些客观要素与可责性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分析法不但以其全面、清晰和简洁为公民提供了行为规范,而且也限制了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不但限制了司法者在定罪时的专断和偏见,而且也为司法者公正地量刑提供了基础。要素分析法的这些进步并不能遮蔽它在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素分析法对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结果加重犯、从重处罚情节和罪过结构的重构都具有借鉴意义。
陈银珠
论我国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从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谈起被引量:2
2020年
赵春华案反映了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是指司法者在刑事裁判过程中脱离民众认同的基本价值理解、解释和适用刑法的观念和现实。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使刑事裁判根据和结果与民众认同渐来渐远。实证主义法学理论为这种倾向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以法的契约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开放的刑法体系。开放的刑法体系由民众认同的基本价值、刑法的情理性条款、刑法的确定性条款组成。社会成员的协议或者同意是刑法的来源和正当性根据,将控制犯罪的希望寄托于民众对刑法的认同而不是对刑罚的畏惧。司法者以民众认同的基本价值来理解、解释和适用刑法,才能为刑事裁判获得民众认同寻找到价值基础。
陈银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