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文
- 作品数:115 被引量:19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再论齐六字刀的铸行年代及相关问题被引量:2
- 2008年
- 齐国刀币中有六字刀一种,该刀面文应释为"齐邦大刀"。其铸行年代不太可能在战国末期,而有可能是在齐桓公之时。
- 陈隆文
- 关键词:释读
-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考古新发现研究——以惠济桥为中心被引量:6
- 2014年
- 惠济桥是近年来郑州地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考古新发现之一,与惠济桥同时发现的还有其下的一条南北向的古河道。惠济桥与其南北两侧的古河道被认为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故道。根据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实地考察的相互印证,惠济桥及其南北两侧古河道对于我们认识隋唐以来黄、淮、海交界地区的水运分布格局和历史上黄河、淮河、海河水系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陈隆文
- 关键词:隋唐大运河
- 邗沟、菏水与鸿沟——兼论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水运的沟通被引量:4
- 2012年
- 江淮间的邗沟、商鲁间的菏水与中原腹地的鸿沟水系是春秋战国时期东亚大陆著名的水运工程,这三条运河不仅各自具有其行经路线、航运及灌溉功能,而且它们三者还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沟通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运交通,邗沟、菏水与鸿沟的联通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运河开始进入到有完整体系的时代,其价值与意义重大。
- 陈隆文
- 关键词:鸿沟沟通
- 《水经注》与祖国江河的生态危机被引量:1
- 2010年
- 公元6世纪初北魏郦道元撰著的《水经注》是祖国历史上不朽之名著。《水经注》不仅记叙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古代河流,而且兼及当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因此这是一部经世致用的著作。在河流与水环境状况早已发生巨大变迁的现代社会,进一步挖掘《水经注》中的环境价值和时代价值,理清祖国境内以河流为中心的水环境变迁的原因、特点、历程和演变规律,并从中汲取生存智慧,应是当代学人研究这部不朽名著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围绕《水经注》版本校勘、错简订正、研究方法和实践、海外郦学研究和实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笔谈,以期通过此次笔谈,不仅能够总结《水经注》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深化《水经注》研究实践,而且能够为未来《水经注》研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此次笔谈在历史地理学界、水利史界和郦学研究史上尚属首次。
- 陈隆文
- 关键词:《水经注》生态危机祖国江河《禹贡》河流
- 齐刀流通区域的历史地理考察
- 春秋战国之际,铸行于齐国境内的刀币统称齐刀。齐刀风格独特,类型多样,具有与尖首刀、燕日月刀等其他系统刀币迥然相异的风格特色和流通区域,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又一种独特的刀币体系。通过对齐刀流通区域的历史地理考察,可以从中梳理...
- 陈隆文王星光
- 关键词:历史地理
- 也释“帝”的由来被引量:1
- 2014年
- "帝"在殷周为帝礼,又做禘,是殷人的一种祖先神崇拜。这种禘祭,实为"以柴祭天",即燎祭,能够享受这种祭祀活动的人方可称为"帝"。司马迁作《五帝本纪》来记述传说中最早的五位帝王,并将其列为《史记》首篇。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因其功绩,而受最崇高的禘祭,被整个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始祖。
- 陈隆文焦海浩
- 关键词:祖先崇拜黄帝
- 论子贡对孔子恕道的发展与超越
- 2021年
- 子贡提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并非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的另一种表达,而是对孔子恕道的发展。孔子恕道,基本是在统治集团内部地位较高的统治者对地位较低者所行,是在封建制、宗法制下对统治者的道德期许。在制度层面,孔子恕道是依附周制的。而子贡恕道,较多关注个体权利,蕴含个体追求平等、自由的萌芽,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变迁背景下产生的全新命题。澄清孔子恕道与子贡恕道差异,有助于认识先秦儒学丰富性、多样性,对今日之继承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张靖人陈隆文
- 关键词:恕道社会变迁
- 水患与西江流域古代城市变迁--以梧州城址选择为对象的研究
- 本文对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梧州城市水患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历史资料上看梧州水患虽年内分布不均衡,但全年都面临水患威胁。通过分析梧州城地理位置的选择及地理特点,对梧州城的防洪应修城墙建护堤,就梧州市未来城市功能布局而言,应极取...
- 陈隆文
- 关键词:地方史志水患
- (留阝)布考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卷》收录平肩方足布一种(第1678号),将其币面文字释为留邑是正确的。留邑的地望在今河南偃师南缑氏乡陶家村的刘国故城遗址。
- 陈隆文
- 春秋战国时期布钱流通区域的历史地理考察——先秦货币地理研究之十三被引量:1
- 2005年
- 战国后期各区域性货币及其流通区域内的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各区域性货币及其流通区域内出现了统一因素的萌芽;其次,各区域性货币经济区之间的融合与统一趋势不断加强。而这种统一趋势又为秦统一事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陈隆文
- 关键词:货币经济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