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飞舟
作品数:
7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敏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黄奕普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邱雨生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陈性保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刘广山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天文地球
2篇
生物学
主题
3篇
铀238
3篇
海域
2篇
悬浮颗粒物
2篇
铀同位素
2篇
溶解态
2篇
水体
2篇
同位素
2篇
近海
2篇
近海域
2篇
颗粒物
2篇
附近海域
2篇
TH
1篇
地球化
1篇
地球化学
1篇
地球化学行为
1篇
叶绿素A
1篇
营养盐
1篇
有机碳
1篇
真光层
1篇
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7篇
厦门大学
作者
7篇
黄奕普
7篇
陈飞舟
7篇
陈敏
4篇
邱雨生
2篇
陈性保
2篇
刘广山
1篇
蔡平河
1篇
徐茂泉
1篇
李文权
1篇
沈国英
传媒
5篇
台湾海峡
1篇
海洋学报
1篇
热带海洋
年份
5篇
1999
2篇
1997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垂直集成采样法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海洋新生产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99年
对基于梯形积分原理的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在厦门湾和南海北部的5个站位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和由这些水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集成水样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样方法经不可逆稳态清除模型得出的溶解态234Th的清除通量、颗粒态234Th的输出通量及溶解态、颗粒态234Th的停留时间基本一致,证实了垂直集成采样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这种新的采样方案为今后充分发挥234Th法的优势,在更大空间尺度上进行新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陈飞舟
黄奕普
陈敏
关键词:
不平衡
海洋生物
九龙江河口区溶解态、颗粒态铀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5
1999年
对九龙江河口区枯、丰水期水体中溶解态、颗粒态铀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表明,溶解态铀与盐度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枯、丰水期该河口区水体中的铀均是保守行为。在低盐度区域(S<10),~238U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颗粒态~238U所占份额随盐度增加而降低。^(238)U之条件分配系数介于 1. 2 × 10~3~1. 5 ×10~5dm~3/kg之间,它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但与悬浮颗粒物浓度无相关关系存在。枯水期悬浮颗粒物上~234U/~238U_A.R.与盐度的负相关关系为河口区悬浮颗粒物中~234U的优先沥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陈性保
陈飞舟
蔡平河
关键词:
溶解态
颗粒态
铀同位素
地球化学
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悬浮颗粒物中若干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测定了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上屿”站)6个航次所采集悬浮颗粒物中Fe、Mn、Al、Ti、Ba和Ca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结合其他相关要素,探讨了该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对悬浮颗粒物中Fe、Mn、Al、Ti、Ba和 Ca等元素的垂直分布与时间变异研究发现,它们多数与悬浮颗粒物关系密切,沉积物再悬浮作用是控制水体尤其是底层水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相比,上屿海域属于厦门湾海区,中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小的海域。
陈飞舟
黄奕普
陈敏
刘广山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金属元素
厦门湾水体中^(234)Th的垂直分布及其时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
1999年
1996年 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水柱中溶解态(DTh)、颗粒态^(234)Th(PTh)和溶解态~238U,获得了~234Th的时空分布图象。研究海域水柱中DTh、PTh和总~234Th(TTh)的放射性比度分别在0.80~3.95山/m~3、1,93~5.65Bq/ m~3和 3.47~9. 18Bq/m~3之间,整个水柱中 DTh、PTh和TTh均与^(238)U呈不平衡,其特征是^(234)Th亏损,且亏损程度明显大于大洋水体。颗粒态^(234)Th和总悬浮颗粒物(TSM)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非生物过程可能对近岸海域水体中^(234)Th的分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飞舟
黄奕普
陈敏
刘广山
邱雨生
关键词:
水体
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相关要素的时间系列
被引量:10
1999年
1996年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初级生产力和其它水文、化学和生物学要素,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研究了初级生产力及相关要素的时间变异特征。初级生产力、叶绿素 a、颗粒有机碳(POC)、总悬浮颗粒物(TSM)和营养盐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了沿岸水域海洋过程发生的短暂性和沿岸水体中颗粒物质来源的复杂性。
陈飞舟
沈国英
黄奕普
李文权
陈敏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颗粒有机碳
悬浮颗粒物
营养盐
真光层的颗粒动力学──Ⅵ.南海东北部海域上层水体颗粒动力学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12
1997年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陈敏
黄奕普
陈飞舟
邱雨生
徐茂泉
姜德盛
关键词:
真光层
表层水
铀238
中国若干海域溶解态铀同位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测定了南沙海域、南海东北部海域、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与九龙江口水体中溶解态238U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南沙、南海东北部海域溶解态238U比度及234U/238U)A.R.呈均匀分布状态,进一步证实开阔大洋水中铀同位素分布的均匀性。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238U含量较南海水来得高,且其变化与盐度的变化不相协调,表明该海域也许存在238U的附加来源。四个研究海区溶解态U/S值的大小顺序为: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九龙江口>南沙海域≈南海东北部海域。
陈敏
黄奕普
陈飞舟
邱雨生
陈性保
关键词:
溶解态
铀同位素
海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