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高翔

作品数:25 被引量:283H指数:8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血液
  • 7篇肾成纤维细胞
  • 7篇纤维细胞
  • 7篇成纤维细胞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肾脏
  • 4篇激素
  • 3篇导管
  • 3篇血清
  • 3篇血清骨保护素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血脂
  • 3篇肾间质
  • 3篇肾间质纤维化
  • 3篇肾脏病
  • 3篇肾脏病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去卵巢
  • 3篇去卵巢大鼠

机构

  • 23篇无锡市第三人...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陈高翔
  • 9篇李春庆
  • 9篇杜渊
  • 8篇屈燧林
  • 7篇杜浩昌
  • 7篇方勤
  • 7篇黄德芳
  • 4篇张松
  • 3篇高玉芬
  • 3篇王志惠
  • 3篇赵春荣
  • 2篇陈英兰
  • 2篇张中军
  • 2篇须梅
  • 2篇朱明月
  • 2篇华文进
  • 2篇吴志兰
  • 2篇周健淞
  • 2篇王济东
  • 2篇肖锦华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第八届全国骨...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规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44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12例、阿司匹林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封管;华法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1.875~2.500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次,1次/d,口服。比较3组30次透析过程中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增加值、凝血功能及出血事件、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在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依次升高(P<0.05);KT/Vurea增加值依次降低(P<0.05);3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均可用于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华法林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杜渊杜浩昌李春庆陈高翔
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导管功能不良华法林抗血小板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钙、磷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差异。方法以98例透析龄>3月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透析龄的长短将患者分为透析龄<12月组、12月<透析龄<36月组以及透析龄≥36月组;生物化学仪分析各组间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透析前iPTH水平。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随透析龄延长iPTH水平逐步升高(P<0.05);在短透析龄(透析龄<36月)患者中糖尿病患者iPTH水平低于非糖尿病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iPTH与血磷和透析龄相关。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iPTH水平随透析龄延长而升高且与高血磷相关。
陈高翔王友云李蕾肖锦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王济东李春庆杜浩昌杜渊赵春荣陈高翔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血清骨保护素、甲状旁腺激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00例不同分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25例健康体检者的OPG、iPTH和血脂水平。结果慢性肾脏病4、5期(内生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各期患者与对照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3、4、5期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OPG、iPTH与Lp-a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OPG和iPTH与Lp-a相关,提示OPG、Lp-a可能共同参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管损伤。
陈高翔张峰黄德芳张松杜渊李春庆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脂骨保护素甲状旁腺激素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分析带涤纶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生存率,探讨影响导管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 59例血透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长期导管,将导管失功作为终点事件来确定导管生存时间,计算导管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观察中位导管生存时间和比较导管近远期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长期导管寿命的相关因素。结果 59例患者发生导管失功14例,失功率23.73%,中位导管生存时间37个月,近期(12个月)和远期(36个月)导管生存率分别为80.90%和58.70%;糖尿病肾病(DN)组近期和远期导管生存率接近非DN组(85.30%、45.80%vs 90.00%、41.50%)P>0.05,Cox回归分析:既往同侧静脉置管次数增加,导管动脉外接头位置靠外,低白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和导管相关感染(CRI)的次数增多是影响导管寿命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导管的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理想,是MHD、尤其是DN患者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既往置管次数增加、导管动脉外接头靠外、低白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高CRI可以影响导管寿命。
杜渊杜浩昌李春庆陈高翔周健淞陈英兰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Ang) 对人肾成纤维细胞 (KFB)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 (IL ) - 6的影响 ,为完善 Ang 致肾纤维化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人胎肾成纤维细胞 ,经鉴定后分别采用MTT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 )检测 Ang 对 KFB增殖及分泌 IL - 6的影响。结果  10 - 6 mol/ L Ang 作用于人KFB后 48及 72小时 ,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 ;无 Ang 刺激时 ,体外培养的正常人 KFB可分泌微量的 IL - 6,且呈时间依赖性 ,10 - 7~ 10 - 6 mol/ L Ang 作用于细胞 6小时 ,即可迅速而显著地刺激细胞分泌 IL - 6,10 - 6 mol/ L Ang 作用 2 4~ 48小时 ,均可显著增加细胞 IL - 6的分泌。结论 不同浓度的 Ang (10 - 7~ 10 - 6 mol/ L )作用于人 KFB后 ,可促进细胞增殖 ,提高细胞对 IL - 6的分泌量。推测这可能是在各种肾脏疾病进展时 ,Ang 参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促进肾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屈燧林王志惠方勤陈高翔
关键词:肾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6纤维化细胞增殖
vWF、11-DH-TXB_2在几种恶性血液病的检测及意义
2003年
目的为了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11 -去氢血栓烷B2(11 -DH -TXB2)、P -选择素及血栓烷B2(TXB2)水平变化在几种恶性血液病微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早期及11例缓解期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血浆vWF、11 -DH -TXB2、P -选择素、TXB2 水平。结果几种恶性血液病治疗早期vWF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 (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05),缓解期又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11 -DH -TXB2 含量在治疗早期也高于对照组 (P<0.05) ;其余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几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的异常活化 ,vWF、11 -DH -TXB2 的含量变化对几种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华强孙钧铭陈高翔孟淑燕
关键词:VWF恶性血液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P-选择素微血栓形成
在糖尿病肾病过程中血清骨保护素及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背景: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所致肾性骨病骨保护素的关系仍不清楚。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患者骨密度、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的变化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患者分为5组:单纯糖尿病组、肾脏轻,中,重度损伤组、肾衰竭组。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尿素氮及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L2~4的骨密度。观察受试者骨密度、骨保护素水平及其与各指标的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肾脏轻,中,重度损伤组、肾衰竭组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P<0.01,P<0.001)。总体来说,肾功能越差,骨保护素水平越高,骨密度越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保护素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497,P<0.01),与糖尿病病程(r=0.566,P<0.01)、血清肌酐水平(r=0.772,P<0.01)、尿素氮水平(r=0.708,P<0.01)、磷水平(r=0.329,P<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r=0.702,P<0.01)呈正相关,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r=-0.505,P<0.01)。提示糖尿病肾病过程中随肾脏功能的恶化,骨保护素水平升高,骨密度降低,骨保护素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糖尿病病程、血清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磷水平、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
黄德芳陈高翔张松张峰曹宏
关键词:骨保护素骨密度肾病肾性骨病骨组织工程
2型糖尿病检测尿_α_1-MG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时近曲小管功能情况。方法 同期对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测定晨尿Alb/Cr比值和测定晨尿α1-MG、TRU、IgG浓度。结果 (1)正常白蛋白尿组(DM-Ⅰ)与对照组(NC组)比较:尿α1-MG显著升高(P<0.001),而尿Alb/Cr、TRU、IgG无显著的差异。(2)微量白蛋白尿组(DM-Ⅱ)与NC组比较:尿Alb/Cr、α1-MG、TRU、IgG均显著升高(P<0.001)。(3)DM-Ⅱ组与DM-Ⅰ组比较:尿Alb/Cr、α1-MG、TRU、IgG均显著升高(α1-MG,P<0.01,其余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除肾小球病变之外,也存在近曲小管病变,甚至早于肾小球病变。
赵春荣陈高翔邹新中肖锦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Α1微球蛋白近曲小管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及产生纤连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桔抗剂(IL-lra)对IL-1β诱导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增殖及产生纤连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KFB,经IL-1β刺激后,分别采用~3H-TdR掺入法和ELISA法测定 KFB的增殖及其FN的分泌。结果 IL-1β(25-100 ng/ml)可促迸 KFB增殖(P<0.05及分泌m(P<0.05); IL-lra(125~1000ng/ml)及IL-lra(25~1000ng/ml 可以分别抑制IL-1β(50ng/ml)引起的KFB增殖(P<0.05)及FN分泌(P<0.05。结论 IL-1β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IL-lra可以阻断IL-1β的作用,从而为IL-lra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屈燧林陈高翔方勤方怀瑾王志惠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纤连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细胞增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