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秀英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红素氧合酶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氧合
  • 1篇氧合酶
  • 1篇液动
  • 1篇一氧化碳
  • 1篇实验性肝纤维...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内外研究
  • 1篇纤维化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硬化
  • 1篇高动力循环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贺伯明
  • 2篇顾秀英
  • 2篇王吉耀
  • 2篇方国汀
  • 2篇王逸青
  • 1篇杨树平
  • 1篇刘建军
  • 1篇郭津生
  • 1篇杨长青

传媒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鼠间质胶原酶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的体内外研究
王吉耀杨长青郭津生刘建军贺伯明方国汀顾秀英王逸青
该课题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可表达融合Flag domain标记多肽的大鼠间质胶原酶哺乳动物表达质粒,通过体内外研究发现,该质粒在体内外能合成有活性的间质原酶,重组的间质胶原酶在体内可促进纤维化肝脏中Ⅰ、Ⅱ原的降解,在...
关键词:
关键词:肝纤维化
一氧化碳与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血浆一氧化碳 (CO)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分为两组 ,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组 (n =10 )及正常对照组 (n =10 ) ,用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CO的含量 ,镉柱还原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 (NO)的含量 ,根据胆红素的生成量测定组织血红素氧合酶 (HO)的活性 ,插管法测定血压、心率及门静脉压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肝硬化组血浆CO、NO水平显著升高 [(18.6 9± 1.86 ) μmol/L ,(43.12± 3.2 5 ) μmol/L比 (10 .2 7± 1.2 1) μmol/L ,(2 7.75±2 .72 ) μmol/L ,P均 <0 .0 1],门静脉压力 (PP)亦明显升高 [(16 .6 7± 0 .6 3)cmH2 O比 (8.82± 0 .2 9)cmH2 O ,P <0 .0 1],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减低 [(15 .92± 0 .74 )kPa比 (18.93± 0 .71)kPa ,P <0 .0 1]。肝硬化组血浆CO、NO水平与MAP呈负相关 (r =- 0 .6 7,- 0 .74 ;P <0 .0 5 ,P <0 .0 1)。肝硬化组脾脏HO活性升高 80 % ,小肠HO活性升高 10 0 % ,肠系膜组织HO活性升高 330 % ,而肝脏、肾脏HO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 CO作为一种新信号分子 ,可能参与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的发生。
杨树平王吉耀方国汀顾秀英王逸青贺伯明
关键词: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肝硬化高动力循环血液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