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导师
  • 2篇德育
  • 2篇研究生导师
  • 2篇演进
  • 2篇教育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德育视野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小说
  • 1篇新媒体
  • 1篇研究生德育
  • 1篇研究生社会实...
  • 1篇研究生思想政...
  • 1篇研究生思想政...
  • 1篇育人
  • 1篇育人机制
  • 1篇育人作用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马君雅
  • 3篇徐国斌
  • 2篇单珏慧
  • 1篇吕淼华
  • 1篇王莉
  • 1篇杨倩

传媒

  • 3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德育”演进视野下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维度探析被引量:4
2016年
当代“德育”是一种与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研究生德育具有教育对象呈现复杂性、教育过程突出主体性、教育内容体现专业性的特点,发挥导师的作用是实现研究生德育目标的关键。研究生导师可以通过价值维度、学术维度和文化维度,找到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引领的路径和方法。
马君雅
关键词:研究生德育研究生导师
城市化进程中身份转换的焦虑——论转型时期都市小说“城市人”的身份建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都市小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迈向现代化的产物,尤其是伴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转型,促成了现代意义的“都市小说”的诞生。城市化进程不仅改写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格局,同时...
马君雅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身份转换现当代文学
文献传递
高校德育视野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探索和路径建构被引量:5
2014年
新媒体的普及不仅构成了大学生成长的信息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着深层次塑型。当代高校德育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重要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更是人本教育,其内容包括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综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媒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倡导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和路径:一是世界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二是环境优化与素养提升相结合;三是学生教育和师资培育相结合。
马君雅徐国斌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德育媒介素养教育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的演进与实现被引量:22
2017年
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被界定为"首要责任"人。在总结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的概念内涵,梳理了现状和举措,从育人理念、互动模式、协同机制、制度体系四个层次探讨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制的实现机制。
单珏慧马君雅杨倩吕淼华
关键词:导师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视野下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发挥机制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被引量:34
2014年
介绍了近年来浙江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提升导师育人技能、增强导师育人意识、保障导师育人资源、营造导师育人氛围、形成导师育人合力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以浙江大学的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发挥机制形成过程中需遵循的"三三三"原则,即把握被动、主动、互动三个阶段,搭建培训、展宣、工作三个平台,建立保障、激励、协调三个机制。
徐国斌马君雅单珏慧
关键词: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
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以浙江大学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从学生发展质量的维度,提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量观;围绕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结合浙江大学的工作探索,提出基地化建设、课程化管理、多维化评估、全员化参与四大举措,构建资源质量、运行质量、评估质量、工作队伍质量全方位并行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并就进一步发挥导师质量保障作用,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创新社会实践多元模式等方面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予以思考和展望。
徐国斌马君雅王莉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