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增路

作品数:14 被引量:116H指数:4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4篇出血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外科
  • 2篇血压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切开
  • 2篇切开术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出血
  • 2篇急性重型
  • 2篇急性重型颅脑...

机构

  • 14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河北省民政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马增路
  • 5篇栗振中
  • 3篇邵鸿飞
  • 2篇王风聚
  • 2篇姚新宇
  • 2篇曹英肖
  • 2篇杨维明
  • 2篇武卫静
  • 2篇王丙乾
  • 1篇董云
  • 1篇杨勇
  • 1篇刘少录
  • 1篇余新光
  • 1篇尹志改
  • 1篇杨群福
  • 1篇刘振波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F-κB/Nrf2通路研究大黄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大鼠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探讨大黄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ASBI)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ASBI大鼠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10 mg·kg^(-1)、20 mg·kg^(-1)、40 mg·kg^(-1))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7 d。术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Nrf2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NSS评分,血清中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luble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p-NF-κB p65、I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rf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NF-κB p65 mRNA、ICAM-1 mRNA水平明显降低,Nrf2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NF-κB/Nrf2通路抑制ASBI大鼠的炎症反应。
郭恺姚新宇武卫静王丙乾栗振中马增路
关键词:大黄素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和侧脑室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和侧脑室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8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改良组(59例)采用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和侧脑室持续交替引流术,传统组(59例)应用传统腰椎穿刺术结合侧脑室引流。结果改良组3例(5.1%)死亡,7例(11.9%)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传统组8例(13.6%)死亡,15例(25、4%)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改良组脑室出血清除速度显著快于传统组(P〈0.01);改良组疗效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式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和侧脑室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马增路刘振波刘少录王风聚
关键词:脑室出血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
扩大式翼点开颅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马增路王风聚刘少录等
该项目对75例扩大式翼点开颅术和102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扩大式翼点开颅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术野暴露充分、减压完全、能直接使脑疝复位、改善侧裂区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二...
关键词:
关键词:颅骨切开术颅脑损伤脑外科手术
脑室出血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马增路
关键词:脑室出血手术引流术
眶额和前颅底粉碎骨折的自体骨眼眶和颅底塑形重建(15例疗效分析)
马增路
125例严重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严重颅内感染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125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并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脑室置管冲洗和鞘内给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患者中116例感染得到治愈,根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61例、中残39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5例和死亡9例。结论严重颅内感染患者,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并采用鞘内给药、腰大池或脑室引流等方法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马增路
关键词:颅内感染致病因素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最优治疗疗效。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1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ESW组(n=58)、电针治疗组(n=50)、ESW联合电针治疗的ESW+电针组(n=60)。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5周的HSS评分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量表和膝关节活动度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明确KL分级、治疗方法和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KL分级与VAS平方差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治疗方法与VAS评分差、Lequesne指数差呈负相关(P<0.05),与关节活动度水平差呈正相关(P<0.05)。其中电针治疗患者VAS评分改变、关节活动度水平差与KL分级呈负相关(P<0.05),ESW+电针治疗患者关节活动度水平差与KL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ESW+电针联合治疗对KL分级Ⅰ~Ⅲ级KOA患者整体疗效较单一的ESW或电针治疗更优,KL分级为Ⅰ级的KOA患者适合选择电针治疗。
王利波邵鸿飞董云杨勇张西科刘欣婧苑志军马增路尹志改李玲李嘉高彦平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体外冲击波电针
颅内肿瘤术后脑梗塞25例分析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肿瘤手术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25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颅内肿瘤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时间、发生年龄、发生部位及其与颅内肿瘤位置的关系。结果 25例颅内肿瘤术后脑梗塞平均年龄50.5岁,其中21例出现在术后24h内;22例发生于颅底和深部肿瘤手术后;15例位于基底节区。恢复良好20例、症状改善3例、死亡2例。结论 颅内肿瘤术后脑梗塞是由于血管损伤、脑牵拉伤、脑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脑血管闭塞所致。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马增路余新光
关键词:颅内肿瘤脑梗塞手术预后
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马增路栗振中杨群福
关键词: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微创穿刺术治疗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以及延迟组。对三组患者术后的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早期组近期及远期手术优良率高于其他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早期手术有助于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最佳手术时机。
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马增路栗振中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微创手术手术时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