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焜
- 作品数:71 被引量:994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苹果试管苗生根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本试验以苹果砧木M_7和栽培品种长富2、王林的无根试管苗为试材,对影响试管苗生根的一些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品种不同,生根效果有很大差异。M_7是一个较易生根的品种。诱导试管苗生根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生根培养基中糖浓度、培养温度和继代苗质量对试管苗生根率及单株生根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马宝焜高仪
- 关键词:苹果试管苗
- 苹果砧木离体培养中玻璃化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6
- 1990年
- 本试验分别从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特性、发生因素等方面对苹果砧木试管苗玻璃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玻璃苗成因及有效防治途径。玻璃苗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培养体系水分状况不适导致试管苗结构及生理代谢发生了变化。经对比试验,认为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5—2.0g/l的聚乙烯醇是日前防治玻璃苗行之有效的方法。
- 师校欣陈四维马宝焜高仪
- 关键词:苹果砧木离体培养玻璃化
- 当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被引量:7
- 2003年
- <正> 一、矮化密植是果树栽培发展的趋势 随着果树栽培制度的改革,稀植大冠栽培正被矮化密植栽培方式所取代,矮化密植因其具有开花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早期丰产,果实品质好,管理方便,更新品种快等优点,已成果树发展的趋势。 目前苹果栽培密度,已由上世纪50—60年代150-225株/公顷,增加到450~1200株/公顷,提高早期产量的效果非常明显,但由于栽培管理上尚不配套。
- 马宝焜
- 关键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密度
- 谈谈苹果树的控冠改形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苹果栽植密度也由上世纪50年代每667m^2的10-15株增加到30-50株,使苹果早期枝量增加迅速,在适当的控旺和促花措施基础上,提早了结果期,提高了早期产量。但对乔砧苹果的生长势却难以有效控制,如果树形选择不当或整形技术不规范,就会使苹果树体大与空间小的矛盾难以调和,造成果园过早郁闭,严重影响果园的光照条件,影响苹果产量的提高和果品质量的改善。因此,苹果树的控冠改形,已成为苹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宝焜
- 关键词:苹果树改形控冠栽植密度促花措施乔砧苹果
- 苹果砧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1年
- 试验选取苹果砧木难咽(M.micromalus Mak.)为试材,以快速繁殖为目的,对影响外植体建立、新梢增殖、生根及试管苗移栽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接种最适期为4-6月;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0.5~1.0ppm+NAAO.05ppm+CH200ppm+蔗糖40g/1+琼脂6~8g/1;继代培养的最佳间隔时间是23~28d;取继代8次以上的试管苗嫩茎接种于1/2MS+IBA0.5ppm+蔗糖25g/1+琼脂6g/1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以上;试管苗根系有根毛,移栽成活率85%,这对大量繁殖苗木具有应用价值。
- 师校欣陈四维马宝焜
- 关键词:苹果砧木繁殖
- 植物基因转化方法及在果树上的应用被引量:19
- 1997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基因转化的方法、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及在果树基因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植物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直接转化法。果树基因转化研究已在10余个树种中取得成功,其中大多数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杜国强师校欣马宝焜章文才
- 关键词:植物果树基因转化
-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 在离体条件下培育的试管苗直接移栽到露地后常常表现出严重的水分胁迫症状,木本植物尤为严重,这大大地降低了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从而影响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上应用。
- 马俊红陈四维马宝焜吕增仁
- 文献传递
-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2年
-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 马俊红陈四维马宝焜吕增仁
- 关键词:不定根试管苗根毛苹果发育
- 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面斑点的发生及其与果实钙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0
- 2002年
- 为明确苹果果面斑点病的发生与果实钙含量之间的关系 ,采用田间调查与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 ,对套袋果实果面斑点病发生情况 ,包括发病果实在树体上的部位、病斑在果实上的部位、发生时间以及与果实钙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3种类型斑点即黑点、红点、黑斑分别在 6月下旬、 7月中旬和 8月上旬开始出现 ,其中黑点的发生率最高 ,为 8 6 % ;斑点主要发生在树冠下层和果实的胴部 ;黑斑果实钙含量低于正常套袋果实钙含量 10 4% 。
- 顿宝庆马宝焜孙建设王龙李增裕
-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斑点病果实套袋
- 红富士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的生理学研究被引量:8
- 1993年
- 本试验以一年生红富士、新红星两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红富士苹果幼树越冬期生理特性及其与抽条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幼树枝条越冬期有一个缓慢失水过程,越冬期根系吸水、枝条保水与失水不平衡会引起抽条。红富士幼树晚秋停止生长晚,枝条贮藏物质少,严冬期水解程度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少;枝条角质层结构松散、类脂物积累少,表皮蒸腾强度高。这是红富士幼树越冬期水分散失快、容易抽条的主要原因。
- 陈海江马宝焜陈四维
- 关键词:抽条生理学苹果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