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祖圣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3篇胃炎
  • 3篇慢性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食管
  • 2篇消化道
  • 2篇螺杆菌
  • 2篇慢性胃炎
  • 2篇化道
  • 1篇粘膜
  • 1篇粘膜活检
  • 1篇置管
  • 1篇置入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吻合
  • 1篇食管胃吻合口

机构

  • 7篇武警安徽省总...

作者

  • 7篇方道连
  • 7篇蔡华
  • 7篇马祖圣
  • 3篇孔照如
  • 2篇杜克昌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0
  • 2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112例的临床应用
1989年
本文报告经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结果。凝固治疗上消化道癌性狭窄46例、消化道息肉10例和急性出血8例。癌性狭窄梗阻缓解有效率95.65%,息肉全部消除,急性出血均停止。辐射加温注射治疗上消化道癌48例,总有效率77.08%。治疗中和治疗后尚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蔡华方道连马祖圣杜克昌孔照如
关键词: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
内镜微波凝固和辐射加温实验研究
1990年
应用内镜微波对杂种犬胃粘膜进行直接凝固和机械性出血的止血、模似息肉的灼除,以及对犬胃、食管作辐射加温实验研究。病理切片观察组织损伤程度。发现微波对粘膜组织有一定凝固坏死作用,止血和灼除息肉效果良好;辐射加温42~45℃对胃、食管局部组织可产生相应的热效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蔡华方道连马祖圣孔照如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分布情况观察
1996年
为观察慢性胃炎HP感染及其分布情况,我们对100例胃镜诊为慢性胃炎的病人分别在胃窦、胃体、胃底及病灶部位活检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道连蔡华马祖圣左江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HP感染胃粘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窦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分布情况观察
1997年
方道连蔡华马祖圣左江秋
关键词:胃炎慢性幽门螺杆菌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52例内镜治疗被引量:2
1996年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88年1月-1994年12月,在内镜直视下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为38-71岁,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行食管或胃部分切除术及食管、胃吻合术。其中食管癌29例,贲门癌21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所有病例临床上均有严重吞咽困难症状。
蔡华方道连马祖圣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狭窄内镜检
置入内置管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被引量:1
1997年
该文报告21例经扩张器、激光、微波等传统治疗仍反复发生重度吞咽困难的病人,经用微波扩张后置入内置管治疗取得了长久的缓解。15例为手术疤痕狭窄,4例放射治疗后引起,返流性食管炎和强碱灼伤引起各1例。方法为先将狭窄部用微波扩张至直径1.2cm,尔后经内镜置入内置管。14例1次成功,6例2次成功,1例失败。置管成功者均能进食半流质和软饭,吞咽困难程度由平均3.24度改善到1.5度。7例置管后2~6个月取除内置管仍能保持进食半流质。
方道连马祖圣蔡华左江秋
关键词:食管狭窄内镜内置管食管肿瘤
慢性糜烂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被引量:3
1989年
在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简称CEG)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推测它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本文从内镜和胃酸分泌功能及临床分析探讨130例CEG与消化性溃疡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
蔡华方道连马祖圣杜克昌孔照如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内镜胃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