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5—2017年南海海域海洋捕捞生产结构调查数据,选取休渔前后渔船日均产量、日均产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拖网渔获率等指标,应用显著性检验与增长幅度综合分析休渔效果。结果表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休渔后渔船日均产量比休渔前分别增加19.21%、49.99%和114.64%;日均产值分别增加0.40%、16.06%和49.14%;CPUE分别增加7.12%、73.30%和110.90%。休渔制度对渔船日均产量影响显著(P<0.05),对渔船日均产值、CPUE、渔获率与渔获结构影响有限(P>0.05)。总体评价,南海海域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对渔民增产效果显著,对改善资源群落结构效果有限,2017年休渔效果优于2015年和2016年。
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南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巨大的开发潜力与经济价值使其在我国南海海洋渔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深入了解南海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变化情况并作出科学预测,文章选择构建灰色预测模型GM(1,N),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对2013—2019年春夏季南海鸢乌贼生产数据进行拟合预测,使用Simpson公式和Fourier级数改造原模型背景值并对拟合值残差做修正。结果显示,在鸢乌贼CPUE预测上,普通GM(1,N)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78%,优化灰色GM(1,N)模型为2.54%;在2019年鸢乌贼CPUE预测上,优化灰色GM(1,N)模型将相对误差从普通GM(1,N)模型的4.79%降至1.87%。结果表明,优化的灰色模型较普通多因素GM(1,N)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为准确预测鸢乌贼资源相对丰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