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秀芬

作品数:10 被引量:1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毒素
  • 7篇曲霉毒素
  • 6篇黄曲霉
  • 6篇黄曲霉毒素
  • 5篇曲霉
  • 4篇污染
  • 3篇食品
  • 3篇污染调查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玉米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抗体
  • 2篇黄曲霉毒素B...

机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计融
  • 10篇高秀芬
  • 5篇李燕俊
  • 4篇荫士安
  • 4篇江涛
  • 3篇李楠
  • 3篇韩春卉
  • 3篇王玉平
  • 3篇赵熙
  • 2篇张靖
  • 2篇钟凯
  • 1篇柳桢
  • 1篇王环宇
  • 1篇田静
  • 1篇宫慧之
  • 1篇张宏元
  • 1篇李凤琴

传媒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城区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B_1污染调查被引量:13
2007年
高秀芬计融李燕俊王玉平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污染调查高效液相色谱法
赭曲霉毒素A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和快速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 ,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 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 ,建立能够分泌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获得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结果 建立赭曲霉毒素A的间接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方法(ELISA)。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5ng/ml,线性范围 2~ 5 0 0ng/ml,线性方程Y =0 2 72X +1 0 7(r =0 9978)。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79 0 %~ 119 7%。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售的大米、小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小麦样品的污染率为 6 0 71% ,最大值为 8 2 6 μg/kg ;大米样品的污染率为 17 86 % ,最大值为 3 4 4 μg/kg。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
江涛李凤琴王环宇田静高秀芬宫慧之王玉平计融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克隆抗体
中国部分地区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被引量:41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国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从吉林、河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采集玉米样品,用HPLC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共测定279份玉米,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为75.63%,阳性样品平均浓度为44.04μg/kg,浓度范围0.20~888.30μg/kg。四川、湖北、广西、河南、广东和吉林样品的阳性率依次为90.48%、93.75%、87.50%、36.96%、91.84%和52.17%,平均浓度依次为107.93、70.98、39.65、8.06、3.70和1.15μg/kg。4种毒素中AFB1阳性率和平均浓度最高,分别为74.55%和39.64μg/kg;AFB2、AFG1和AFG2的阳性率和平均浓度依次降低,阳性率分别为58.42%、41.22%和19.71%,平均浓度分别为3.81、3.47和0.51μg/kg。结论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普遍;调查的各地样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总体上南方地区高于北方;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
高秀芬荫士安张宏元韩春卉赵熙计融
关键词:玉米黄曲霉毒素食品检测
抗黄曲霉毒素B_1单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制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的替代品并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研制了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的基础上,将抗体用无花果蛋白酶进行酶切,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F(ab’)2片段,并以F(ab’)2片段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独特型抗体,并对该独特型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该独特型抗体是Ab2β型,与黄曲霉毒素B1存在内影像关系。结论该抗体可以替代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应用于ELISA检测。
江涛柳桢李楠李燕俊高秀芬计融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抗体抗独特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形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之一,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1]。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包括胃癌、结肠癌、非炎症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等¨[2-3]。
高秀芬荫士安计融
关键词:肠道菌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慢性代谢性疾病微生态系统健康婴儿
中国部分地区花生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国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从吉林省、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采集花生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共测定197份花生,115份阳性,平均浓度为91.74μg/kg;四川省、吉林省、广东省、广西省、湖北省和河南省样品阳性率依次为53.12%(17/32)、66.67%(22/33)、63.64%(21/33)、61.76%(21/34)、60.00%(21/35)和43.33%(13/30),平均浓度依次为244.96、136.74、94.11、44.30、22.20和0.33μg/kg;4种毒素中AFB1阳性率和平均浓度最高,分别为58.38%和77.77μg/kg;AFB2、AFG1和AFG2的阳性率和平均浓度依次降低。结论花生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普遍,调查的各地样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
高秀芬荫士安计融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盐酸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和硅胶柱净化,最后与TFA进行衍生反应,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C18柱分离并通过荧光检测器定量。结果4种黄曲霉毒素在15 min内得到良好的基线分离,样品中AFB1、AFB2、AFG1、AFG2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2、0.10和0.04μg/kg。0.10-50.00μg/kg AFB1加标回收率为78.2%-85.9%,相对标准偏差为10%-16%;10.00和40.00μg/kg总黄曲霉毒素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5%和8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9.2%。盲样测定结果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可以用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检测,并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高秀芬计融李燕俊王玉平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类色谱法高压液相玉米
部分国家母乳中黄曲霉毒素M_1的污染状况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母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状况,并为控制我国母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和降低对婴幼儿的危害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从研究对象及采样、污染状况、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高秀芬荫士安计融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母乳食品污染
养殖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安全性研究
为了充分利用河豚鱼资源,我们开展了养殖河豚鱼的安全性研究。利用直接竞争抑制性ELISA法对养殖河豚鱼鱼体各部位的河豚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为所有样品的皮、肌肉均属于无毒级,食用较为安全;样品1的肝脏为强毒,样品4的性腺为...
江涛李燕俊李楠韩春卉钟凯高秀芬赵熙张靖计融
关键词:河豚毒素
文献传递
养殖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安全性研究
充分利用河豚鱼资源,我们开展了养殖河豚鱼的安全性研究。利用直接竞争抑制性ELISA法对养殖河豚鱼鱼体各部位的河豚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为所有样品的皮、肌肉均属于无毒级,食用较为安全;样品1的肝脏为强毒,样品4的性腺为弱毒...
江涛李燕俊李楠韩春卉钟凯高秀芬赵熙张靖计融
关键词:河豚鱼河豚毒素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