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西奇

作品数:91 被引量:728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历史地理
  • 15篇经济管理
  • 11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中国历史
  • 9篇国历
  • 8篇明清
  • 7篇乡里制度
  • 7篇明清时期
  • 5篇水流域
  • 5篇农业
  • 5篇乡里
  • 5篇汉水流域
  • 4篇人口
  • 4篇社会
  • 4篇权力
  • 4篇买地券
  • 4篇聚落
  • 4篇江汉平原
  • 4篇长江
  • 3篇地理研究
  • 3篇中国历史研究
  • 3篇生计
  • 3篇水利

机构

  • 68篇武汉大学
  • 25篇厦门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匹兹堡大学
  • 2篇早稻田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1篇鲁西奇
  • 2篇孙竞昊
  • 2篇江田祥
  • 2篇蔡述明
  • 2篇马剑
  • 2篇南德
  • 1篇王人博
  • 1篇魏幼红
  • 1篇李磊
  • 1篇包刚升
  • 1篇杨国安
  • 1篇石泉
  • 1篇罗杜芳
  • 1篇肖启荣
  • 1篇任剑涛
  • 1篇关凯
  • 1篇石光明
  • 1篇孙歌
  • 1篇林昌丈
  • 1篇潘晟

传媒

  • 7篇中国历史地理...
  • 6篇厦门大学学报...
  • 5篇江汉论坛
  • 5篇中国社会经济...
  • 3篇中国经济史研...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历史研究
  • 2篇中国农史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学术月刊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思想战线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视野中的水环境与水资源
2017年
关于长江中游区域环境史的再思考南德:三峡以下长江流域的一千公里曾是一个巨大的季节性湿地。通过建造堤坝和排水系统,人类逐渐将这些湿地变成了肥沃的农业区,现在这里已是数亿人的家园。长江流域水环境的治理过程历经两千多年,但尚未被充分理解。两湖平原的湿地是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湿地系统,至今洞庭湖系统中尚未被破坏的一小部分及鄱阳湖地区仍然是华中最重要的湿地。这些湿地常常冬季干旱,而夏季频发洪水。像两湖平原这样的大河漫滩平原在生态上却是物产极为丰饶的区域。
南德马瑞诗孙竞昊熊远报鲁西奇申志锋(译)
关键词:湿地系统排水系统历史视野农业区长江流域
观念与制度: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杂胡”与“杂户”被引量:5
2018年
"杂胡"之"杂",其初是在胡人(匈奴)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种类部落,对于地位较低的、规模较小的种类部落的称谓,意为"其他的""较小的"。汉人沿用了这种观念与分划方式,遂有"杂胡"之称。随着"胡"所指称的范围逐步扩大,"杂胡"遂成为建立政权的某一胡族对其所控制的其他胡族的称谓。"杂户"则是一种户籍类别,在十六国诸胡族政权下,用于指称建立政权的胡人之外的其他各种夷胡户。统领杂户的机构是护军。护军制取消后,杂户乃逐步演变为普通的编户。站在汉人立场上对胡人种群的分划,在结构上来自胡人种群对于自身的分划。人群分划的观念性范畴乃是制度性人群分划的基础,制度性的人群分划则将其所分划的人群固定下来。无论是人群分划的观念性范畴,还是制度性规定,都是由掌握权力的、占据主导或统治地位的种群及其权力集团所决定的。
鲁西奇
香口柯家湾: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区移民的生计、发展与宗族形态
<正>一引言:在湖北省西北角从湖北省会武汉市,乘特快列车西北行,经汉丹、襄渝铁路,12个小时到达著名的“二汽”基地十堰市;再由十堰转乘汽车西北行,经郧县,约4小时,即可到达湖北省西北边陲县——郧西县。时至今日,通讯与交通...
鲁西奇杨国安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早期城市的建设者
2019年
《诗经·大雅·緜》中的六章频为论者所引: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鲁西奇
关键词:古公亶父《诗经》水浒
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核心问题与基本路径被引量:5
2018年
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表现在研究者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研究谁的、为谁而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研究者的立场主要有"国家"立场、"世界"立场以及"人"的立场三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其一,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与特质;其二,多元、统一的中国之形成与发展;其三,中国的现代转型。中国历史研究者须"进入"并立足于现实的与学术的"中国田野",去开展中国历史研究;亦应充分使用多样、多元的历史资料,梳理多样、多元的历史叙述,从而形成多样、多元的中国历史认识。
鲁西奇
关键词:中国历史主体性多样性
山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关系——《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读后被引量:7
2008年
山地(mountain)是指具有一定海拔、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地面。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山间盆地和丘陵;狭义的山地仅指山脉及其分支。丁锡祉和郑远昌认为,相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区域都为山地。按照这个定义,我国山地面积达6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7.7%(包括高原和丘陵)。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我国山区的人口约4.4亿,占当时农业总人口的44.7%①。可见山地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鲁西奇
关键词:山区人口环境演变长江流域相互作用山地面积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被引量:12
2010年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主要有两方面内涵:(1)景观多样性,包括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以及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多样性。(2)历史道路与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历史发展道路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历史进程中的差异以及影响历史发展诸要素的区域差异。区域多样性的视角与思想方法,试图摆脱以"王朝更替"为中心线索的区域史叙述与阐释模式,强调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内部差异与多元构成,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条单一的轨迹,不同的区域都可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
鲁西奇
关键词:景观多样性
专题视点:乡里制度与地方控制被引量:1
2018年
制度史研究,主要根据律令规章、文书档案及史传碑铭等相关材料,考述制度之形成、内涵、某项或某类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探究其根源与意义;历史地理研究,主要关注诸种地理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空间要素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制度史研究与历史地理研究相结合,则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制度的实行过程、空间展开及其区域特性,考察某一项制度(如乡里制度)被推行到全国各地区的过程、在实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域差异,分析制度性规定如何“落实”到具体的地方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地方性的制度”,以揭示国家制度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
鲁西奇
关键词:乡里制度历史地理研究视点历史演变过程地方社会文书档案
汉代乡里制度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2018年
汉代乡廷有固定治所,乡啬夫或有秩常驻于乡廷治事。乡司得审理普通民事诉讼案件。游徼当按部(分地域)设置,并非按乡设置,亦非乡啬夫或有秩之佐贰。里父老是役职,定制每里当有十名父老,轮流执役,与里正一起征发赋役,共同维护里中治安。里正治事与里父老议事之所,称为"里治中"。乡、里属于籍帐赋役系统,亭、丘属于治安系统,二者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
鲁西奇
关键词:汉代简牍
“民意”:中国古代的民众力量
2022年
中国古代的民意,是指王朝国家所统治的普通民众的意愿与志向。民意主要表现为民之所“欲”与民之所“恶”。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序而安稳的生活环境、财富以及权势,是民之所“欲”的四个主要方面;贪暴、苛政、不信,则是民之所“恶”的三个主要方面。民意主要通过民众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趋从”“畏服”与“敬服”“不从”乃至“亡匿”“怨恨”及“起为盗贼”等。民意的力量既可以表现为攻城略地,或以民谣等形式影响国是朝政、官吏任免,也可以以怠工、逃亡等形式逃避、拒绝纳赋服役,甚或起为盗贼,给国家与社会造成破坏。民意具有力量的基础,是民众的人力与物力。
鲁西奇
关键词:任免民意盗贼普通民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