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园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盆地
  • 7篇煤层气
  • 6篇地质
  • 4篇生烃
  • 4篇成藏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模型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判识
  • 3篇值模拟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东濮凹陷
  • 2篇盐岩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2篇油气
  • 2篇同位素
  • 2篇向斜
  • 2篇煤田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7篇鲍园
  • 11篇琚宜文
  • 8篇韦重韬
  • 7篇李清光
  • 6篇王超勇
  • 4篇孙盈
  • 4篇谭锋奇
  • 3篇曹佳
  • 2篇罗群
  • 2篇董芯岑
  • 2篇邹明俊
  • 2篇李来成
  • 2篇邵长奎
  • 2篇张方亮
  • 1篇王国昌
  • 1篇戚宇
  • 1篇王建功
  • 1篇陈国舟
  • 1篇颜志丰
  • 1篇马金荣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煤炭科技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地质学刊
  • 1篇第十届全国博...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借助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盆地模拟及钻井、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等方法,对东濮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构造控制盐岩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盐岩成因及识别标志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以来,研究区地层埋深逐渐增加,至渐新世末,地层有小幅抬升后又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盆地内沉积形成一套由盐岩夹泥岩、含膏泥岩及白云质泥岩等组成的沙河街组含盐韵律;构造控制盐岩分布规律,沙一段盐岩主要分布在东部次凹的王称固-梨园成盐区和西部次凹的柳屯成盐区、胡状成盐区以及中央构造带的户部寨-王楼成盐区、文留南成盐区、梁庄-八公桥成盐区;最后分别从构造、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和古气侯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为高山深盆成因,同时提出了盐岩的地层和地球物理测井识别标志.
张方亮董芯岑鲍园
关键词:盐岩沙河街组东濮凹陷
一种复合可伸缩锚杆
一种复合可伸缩锚杆,适用于形变量大软岩或受采动影响大的巷道围岩支护。它包括插入注有水泥浆液钻孔内的前后段锚杆体,前后段锚杆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纺锤形弹簧,纺锤形弹簧经套管分别与前后段锚杆体焊接在一起,后段锚杆体的尾部设有固...
马金荣陶祥令王留东李亭徐健陈国舟胡坤刘卓典魏亚志鲍园王建功王建功
文献传递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形成条件被引量:4
2011年
对研究区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以正常陆源碎屑岩为主,含较少凝灰质沉积岩类;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发育层段与次生孔隙发育层段具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屯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受众多因素影响,不整合面风化淋滤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高结构成熟度的颗粒支撑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自生黏土矿物包壳使弱压实作用对有效储集层未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三角洲前缘沉积相带控制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的分布。
鲍园罗群韦重韬王超勇邹明俊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南屯组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变化证据--以贵州织金剖面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贵州织金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岩石薄片鉴定及古生物化石识别,划分出了2种碳酸盐岩沉积相、2种亚相和5种微相;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表明晚二叠世时期有机质的δ^(13)C_(org)值(-27.7‰)向早三叠世时期的δ^(13)C_(org)值(-28.3‰)逐渐偏负,反映了有机质类型由高等植物向低等微生物变化的过程;全岩的δ^(13)C_(rock)值由晚二叠世(-24.2‰)向早三叠世(-20.9‰)变大,反映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了海洋生物的消失,进而引起^(12)C在海洋中强烈富集;Fe-_(HR)/Fe-_T、Fe_(py)/Fe-_(HR)以及微量元素V/(V+Ni)与V/(V+Cr)比值大小,反映了二叠纪末期该区域的海水为氧化环境或弱还原环境,而三叠纪初期海水处于还原与铁化环境,在盆地内部没有发生硫化作用;V/Ni的值从晚二叠世的0.97~1.97向早三叠世的1.67~7.33明显变大,表明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该结论与沉积微相变化相符;在生物演化上,从二叠纪末期的有孔虫—藻屑—三叶虫生物组合演变到三叠纪初期小型介壳—微生物组合,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南方统一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与演化样式。
王超勇鲍园孔凡凡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
地震成藏学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地震成藏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油气成藏学之后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分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及其成果与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其研究方法、内容及关键技术分析,认为直接利用地震解释成果(构造解释剖面、岩性反演剖面、烃检测剖面等)进行油气成藏分析是其研究的独特方法,它以精细地震构造解释技术、高精度地震岩性反演技术和稳定的地震弹性参数反演及烃类检测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资料及解释成果,在油气潜力预测和勘探开发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塔南凹陷t46井区为例,发现日产近万方的油气井,论证了高精度地震岩性反演技术在隐蔽油气藏(主要是岩性油气藏)预测中的重要价值.
鲍园罗群王超勇蒙启安孙璐伟
关键词:地震反演油气成藏
生物成因煤层气定量判识及其成藏效应研究
混合成因煤层气(热成因与生物成因气)在世界各含煤盆地广泛地被发现和报道,定量查明煤层气内生物成因气的相对含量及其成藏演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柳林地区和芦岭地区为对象,采用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重点探讨生物...
鲍园
关键词:成藏效应
热解和生物降解对木本泥炭生烃与结构演化的红外光谱响应被引量:7
2015年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物质分子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认识成煤有机质在微生物降解和热解阶段的生烃演化特征及物质结构变化特征,采用密封体系生烃热解和厌氧微生物降解岩样生烃物理模拟实验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成煤母质(木本泥炭)的生烃演化特征(包括热解作用生成热成因气和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生物成因气的生烃潜力)及发生微生物降解和热解作用前后样品的分子结构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随模拟温度的升高,热解气烃类气体(主要为 CH4)累计产率逐渐增加,非烃类气体(如 CO2)分别在250和375℃出现两个产气高峰;随煤岩镜质组反射率的升高,微生物对其降解能力逐渐减弱;镜质组反射率介于1.6%~1.8%的泥炭热解样没有气体产出;泥炭经热解作用后,羟基含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多,醛羰基、亚甲基和磷酸根的含量降低,芳香酸酯呈不单一减少趋势,伸缩振动 S—O 键在350℃之后的样品中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其对微生物降解具抑制作用;泥炭经微生物降解作用后,酚、醇羟基、醛羰基、芳香酸酯、亚甲基和磷酸根的相对含量都大幅下降,且这些基团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减弱。
鲍园琚宜文韦重韬王超勇李小诗
关键词:生物降解作用分子结构红外光谱
煤层气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6
2014年
煤层气成因研究涉及到煤层气的形成机理、运移和逸散、母质特性和形成环境等,并与盆地演化和资源评价等有密切的关系。从地球化学角度对现阶段煤层气成因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总结了各成因类型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煤化作用各阶段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煤层气具有不同的成因机理、气体成分特征和δ13C(CH4),δD(CH4)和δ13C(CO2)等同位素组成差异;稀有气体在煤层气成因研究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不同的煤层气形成机制下,煤岩饱和烃和芳香烃等生物标志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降解特征;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和微生物的活动对煤层气的形成和运移有重要影响;微生物产气的探索将为煤制气提供新思路。最后指出,煤层气成因综合识别、复杂地质演化条件下不同成因类型煤层气的赋存特征、与煤制气相关的煤层气形成机制探索等几个方面将是今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琚宜文李清光颜志丰孙盈鲍园
关键词:煤层气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地下水化学
两淮煤田煤层气成因与成藏动力学机制
煤层气是由成煤有机质先期沉降经热变质作用生成热成因气与后期煤层被抬升经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次生生物成因气混合而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典型矿区的煤层气成因都为生物与热混合成因煤层气,其中淮南辛集、潘集、张集和淮北芦岭矿区...
鲍园琚宜文李清光
关键词:煤层气矿床成因成藏动力学
文献传递
构造演化对页岩气聚集和赋存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与北美地区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相比,中国沉积盆地在多旋回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育了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3类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具有'多层系、多类型、多演化、多成因'的特点.陆相页岩盆地以鄂尔多斯盆地...
孙盈琚宜文Neupane Bhupati谭锋奇鲍园李清光
关键词:页岩气赋存状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