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先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品牌构建被引量:1
- 2015年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其城市群作为中国—东盟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地带,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构建品牌、提升价值的问题。针对其目前形势的调查分析,提出"一个主题口号、四种颜色定位、六个核心特色"的城市群品牌策略,以此营造统一鲜明的城市群形象,在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线下整合传播,打响北部湾城市群的国内外知名度。
- 许科黄伟先
-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生态休闲城市品牌
- 真善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被引量:16
- 2011年
- 真善美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是真善美价值生成的本体论基础,作为人类实践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价值有其自身独有的内涵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统一价值的实现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蕴涵的真善美价值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耦合运动,指向培养对象德智美和谐建构的必然趋势。
- 黄伟先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统一
-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 黄伟先
- 关键词:城市群生态建设
- 推动发展战略转型 建设生态广西
- 2011年
-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广西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广西面临避免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 黄伟先潘斌
- 关键词:生态广西环境质量跨越式污染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被引量:6
- 2012年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潜在开发价值大,但社会资源相对较弱,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上应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着重抓好"三个结合",即把区域文化特色与引领时尚潮流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 黄伟先
-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产业比较优势
- “菜单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被引量:2
- 2011年
- 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突显教学资源和教学需求、教学效果与安全风险、实践教学时空与理论教学时空的矛盾,严重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菜单主题"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以人本管理为旨归,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以实践主题菜单为载体,灵活运用策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评价诸管理职能对整个活动全程进行动态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财、物和各种有效信息和资源的效能,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了管理理念创新、教学平台创新和履行管理职能的有机统一。
- 黄伟先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美的规律”新探被引量:1
- 2009年
- 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实践派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理解审美关系,创造美学把美的规律混同为艺术创造方法,都未能对美的规律作出科学界定。从主体对象性感性活动的过程来揭示审美关系的生成,从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来追溯审美关系展开的根源,从主体生命活动形式与其情感应答的内在联系来考察审美关系的形态,从主体间性来理解审美关系的本质,美的规律应当是:确证主体先进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的感性形象、形式,与主体心理快感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 黄伟先
- 关键词:审美关系对象性活动主体间性
- 审美与科学创造
- 1990年
- 黄伟先
- 关键词:审美辩证关系审美活动
- 高校“两课”教师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知行转化探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两课"教师人格魅力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因而,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两课"教师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行转化。教师提高人格魅力主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平等思想;加强师德素养等途径来达到。教师人格魅力通过理论教育、课堂展示、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的知行转化产生积极影响。
- 秦德勇廖善康黄伟先
- 关键词:人格魅力知行转化
- 民族精神培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层次性耦合规律初探被引量:4
- 2010年
- 民族精神作为具有"实践精神"特性的社会意识,彰显实践教学的强烈诉求。其作为教学内容客体,经由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环节,作用于学生知、情、意相统一的多层复杂心理结构,产生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效应,构成了民族精神培育与实践教学的层次性耦合规律。
- 黄伟先罗曼予
- 关键词:民族精神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