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贵 作品数:25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对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的认识 被引量:3 2013年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hronic 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with pontine perivascular enhancement responsive to steroids,CLIPPERS)是指在脑桥、中脑及小脑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慢性炎性疾病。该综合征由Pittock等于2010年首次报道,之后报道陆续增多,到目前为止国外共报道40例,2013年国内首次报道1例CLIPPERS。现将该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以及治疗转归总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徐兰 黄家贵 沈长波 刘舒 杨琴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 激素反应性 血管周围 类固醇 脑桥 炎症 Shh/PU.1轴在M2巨噬细胞调控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背景与目的: 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大量脑组织的坏死,造成长期神经功能缺损。纤维瘢痕由产生细胞外基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外周来源的巨噬细胞组成,用以封闭坏死组织吸收后的损伤核心。过度纤维瘢痕形成阻碍损伤后轴突再生,适度纤维瘢痕形成... 黄家贵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巨噬细胞 分子机制 住院老年患者社会支持与住院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住院老人入院一般情况和结局事件(好转、自动出院或死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老年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1457例患者,分析患者家庭人均收入、居住环境、家庭照护情况、与家属的亲密程度等社会支持情况对患者近1年内住院次数、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Bathel ADL)以及结局事件(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影响。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患者的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入院时Bathel ADL、慢病个数与患者近1年内住院次数相关(r=0.47、0.49、-0.45、0.6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近1年内住院次数与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入院时Bathel ADL有关(OR=2.73、2.15、3.51,P<0.05)。年龄影响患者入院时的Bathel ADL水平(r=-0.62,P<0.05)。结局事件(死亡或自动出院)与年龄、家庭人均收入、与家属亲密程度、Bathel ADL及慢病个数相关(r=0.70、-0.17、0.56、0.52、0.6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结局事件与家庭人均收入、与家属亲密程度及入院时Bathel ADL有关(OR=4.22、1.65、4.81,P<0.05)。结论年龄、家庭人均收入与入院时Bathel ADL影响患者住院次数及出院转归,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及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可改善患者住院相关负性事件的发生。 余报 黄家贵 高艳玲 金沿欣 曹桢 胡勇 何艳关键词:老年人 社会支持 住院 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恢复血压昼夜节律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82例,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A组)和高血压组,再将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3组:杓型血压组(B组)、非杓型血压组(C组)和非杓型转为杓型血压组(D组)。收集患者入组时、随访过程中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记录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情况,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随访18个月共37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各组患者入组时在临床资料、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易损斑块率及SO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D组入组时在IMT、斑块总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ox-LDL、MDA、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随访18个月后IMT增厚、斑块总数量增多及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减小,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随访18个月后IMT增厚及斑块总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增多与入组时及A、B、D组随访18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A、B、D组随访18个月后患者血清ox-LDL、MDA、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组随访18个月后上述指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相关,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可减缓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进程,可能与氧化应激产物及MMP-9作用有关。 黄家贵 杨琴 刘骅 刘沁 高艳玲 何艳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24h平均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长期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24 h平均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就诊的300例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24 h平均血压正常昼夜节律正常组(组1)、24 h平均血压正常昼夜节律异常组(组2)、24 h平均血压控制欠佳昼夜节律正常组(组3),24 h平均血压控制欠佳昼夜节律异常组(组4)四组,分析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斑块情况、脑血管疾病发作情况、心血管疾病发作情况的关系,分析各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昼夜节律与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衰竭独立相关(P<0.05);肌酐、尿素氮组4与组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蛋白在组2、3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与组1、2、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 GFR组2、3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24 h平均血压共同参与肾脏损害的发生;与24 h平均血压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影响尿蛋白漏出更大,高血压患者不仅要重视血压的达标,更要关注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 高艳玲 黄家贵 何艳 余报 金沿欣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肾损害 初级纤毛与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早在20世纪中期以前,初级纤毛被认为是没有任何功能的原始运动纤毛的退化器官。但是近年发现初级纤毛参与了细胞内信号传导等一系列细胞过程,从而调控动物的发育和各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胚胎发育、器官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Hedgehog信号的传导需要初级纤毛的参与,两者中任何一个异常将导致许多人类疾病。因此,本文对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黄家贵 任俊伟 杨琴关键词:HEDGEHOG信号通路 纤毛 细胞内信号传导 正常生理功能 器官形成 细胞过程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脑出血组42例,为发病24h内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8例,为本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观察指标:入院时和第7天血浆NT-proBNP水平,患者一般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NIHSS评分,随访6个月时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第7天的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的低(P<0.05)。大量出血或GCS评分≤8分者,NT-proBNP水平分别高于中、小量出血及GCS>8分者(P<0.05)。随访6个月时,血浆NT-proBNP水平高的脑出血者,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差。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因此,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的重要及快捷指标之一。 陈娜 杨琴 吴兆敏 范层层 黄家贵关键词:脑出血 N端脑钠肽前体 GCS评分 NIHSS评分 预后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大鼠体外神经干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预处理对新生大鼠体外神经干细胞缺氧缺糖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取P3代神经干细胞缺氧缺糖150min,随后恢复正常培养24h建立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模型. 沈长波 成薇 黄家贵 刘舒 金涌 彭秋菊 杨琴白藜芦醇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150min,随即恢复正常培养24h。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在缺氧缺糖前加入白藜芦醇干预24h)、造模时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开始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造模后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后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和全程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前24h开始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免疫荧光检测观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移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苯醌氧化还原酶(NQO-1)蛋白表达。结果培养至第6天,神经元立体感及折光性强。与模型组比较,在白藜芦醇全程处理组中,各浓度(10、20、40、60、8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升高神经元SOD活性(P<0.05),降低NO含量(P<0.05),其中以4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最佳;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间窗内给予白藜芦醇干预,均能减轻缺氧缺糖再灌注导致的细胞损伤,促进Nrf2蛋白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上调Nrf2、HO-1和NQO-1蛋白的表达,其中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其次为预处理组。结论白藜芦醇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而且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预处理组次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进而上调抗氧化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沈长波 黄家贵 张黎黎 刘舒 徐兰 杨琴关键词:白藜芦醇 氧化性应激 缺氧缺糖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住院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受损相关因素,为老年人群提供合理的医疗照护服务。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期间的100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分析ADL受损与慢性疾病、居家照护、老年综合评估间的关系。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单因素相关分析连续变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纳入的100例老年患者中,ADL受损共37人,ADL(5.22±1.36)分。ADL受损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DL与年龄、握力、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跌倒病史相关(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DL与年龄、居家陪护、握力、跌倒病史相关(P<0.05);ADL受损程度与性别、MMSE独立相关(P<0.05),与其他各组分不能明确有无相关关系。结论针对ADL受损的老人,可以通过锻炼握力、预防跌倒、加强营养、预防痴呆等预防功能状态的下降。 何艳 高艳玲 金沿欣 余报 张旭红 黄建 胡勇 黄家贵关键词:老年人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