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压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高血压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高血压发病
  • 2篇病患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性
  • 1篇低血糖性脑病
  • 1篇血糖
  • 1篇腰围
  • 1篇药物
  • 1篇正常高值
  • 1篇正常高值血压
  • 1篇指数对
  • 1篇糖尿病人
  • 1篇糖尿病人群
  • 1篇糖性
  • 1篇体质量

机构

  • 4篇开滦总医院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省唐山市...
  • 1篇开滦医疗集团

作者

  • 6篇黄玉艳
  • 4篇孙静
  • 3篇王志彬
  • 3篇吴雷
  • 3篇吴寿岭
  • 3篇刘鹏
  • 2篇宋绍敏
  • 2篇王德胜
  • 1篇姚涛
  • 1篇张晓辉
  • 1篇赵惠荣
  • 1篇陈朔华
  • 1篇陈秀清
  • 1篇董岩
  • 1篇张全福
  • 1篇赵惠荣
  • 1篇宋黎明
  • 1篇刘晓翠
  • 1篇田剑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围增加与糖尿病患者新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腰围增加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系统共11家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选取研究对象。将第1次健康体检中患糖尿病但未患高血压的体检者纳入研究队列。上述人群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进行第2次健康体检,最终23 67例体检者纳入分析。将调查对象按照腰围水平分为肥胖组(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非肥胖组(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依据基线腰围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第1分位组:腰围<83 cm、第2分位组:83 cm≤腰围<89cm、第3分位组:89 cm≤腰围<94.3 cm、第4分位组:腰围WC≥94.3 cm),比较高血压检出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增加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42.50%)高于非肥胖组(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WC的增加,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升高,第1分位、第2分位、第3分位和第4分位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9.85%、35.07%、40.10%和47.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34.28%、36.38%、40.20%和48.26%,女性分别为18.99%、30.30%、39.64%和44.7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WC第1分位组比较,女性第2分位组、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的OR值分别为1.772、2.781和3.516;男性第4分位组OR值1.725;总体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的OR值分别为1.559和2.09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收缩压等因素后,与基线WC第1分位组比较,仅有女性的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新发高血压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2.366和2.709)。结论 WC增长增加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有性别差异。
黄玉艳孙静吴雷董岩姚涛王志彬宋绍敏吴寿岭
关键词:腰围糖尿病
低血糖性脑病15例分析
2002年
黄玉艳赵惠荣
关键词:低血糖性脑病
糖尿病血压正常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孙静吴雷黄玉艳王德胜刘鹏王志彬张全福宋绍敏
应用健康体检、问卷调查方式,以开滦职工2006-2007年度体检时,空腹血糖≥7.0mmol/L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并使用降糖药物且血压正常者(2367例)为研究队列,并于2008-2009年度进行相...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2 367例糖尿病患者,按2006年6月~2007年10月体检时基线BMI分为非肥胖组(BMI<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并按基线BMI四分位数分为<23、23~<25、25~<27、≥27 kg/m^2,2008年6月~2009年10月体检时观察不同BMI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BMI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2 367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为38.36%,男性高血压发病率(40.21%)高于女性(31.03%),P<0.05。肥胖组高血压发病率(48.91%)高于非肥胖组(35.83%),P<0.01。BMI为<23、23~<25、25~<27、≥27 kg/m^2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29.83%、36.15%、40.81%、46.62%,四者相比P<0.01;按男女性别进行分层后,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32.06%、37.45%、43.51%、47.63%,四者相比P<0.01;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22.92%、28.89%、29.57%、42.97%,四者相比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BMI为23~<25、25~<27、≥27 kg/m^2总体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是BMI<23 kg/m^2的1.332、1.622和2.055倍;BMI≥27 kg/m^2女性OR值为2.534;BMI为25~<27、≥27 kg/m^2男性的OR值分别为1.632和1.9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收缩压等因素后,与BMI<23 kg/m^2比较,BMI为25~<27 kg/m^2总体和男性的OR值为1.400、1.412,BMI≥27 kg/m^2总体、男性和女性的OR值为1.729、1.596和2.636。结论 BMI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BMI对男性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较女性大。
黄玉艳孙静陈秀清田剑刘晓翠陈朔华刘鹏吴寿岭
关键词:糖尿病体质量指数高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病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的101510名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7.0mmoU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者共9489例,选择血压为〈140/90mmHg(1mmHg:0.133kPa)的糖尿病者作为观察人群。于(25.5±4.7)个月(12~39个月)后进行第2次健康体检,测量血压并计算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结果对2367例观察对象总随访5013.15人年,于第2次体检时有908例进展为高血压,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8.1/100人年,男性高于女性(19.1/100人年对14.3/100人年)。正常高值组的发病率高于正常血压组(20.4/100人年对11.6/100人年)。按照〈40岁、40~50岁、50~60岁和≥60岁年龄组,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5.0/100人年、17.6/100人年、18.7/100人年、18.6/100人年,其中正常高值组的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7.2/100人年、20.1/100人年、20.8/100人年、20.9/100人年。,校正相关因素后.影响糖尿病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的包括正常高值血压(RR=1.50,95%CI1.15-1.95)、男性(RR=1.36,95%CI1.06-1.75)、年龄50~60岁(RR=1.79,95%C,1.22-2.63)、年龄≥60岁(RR=1.85.95%CI1.22-2.80)、收缩压(RR=1.77,95%CI1.42-2.20)、体重指数(RR:1.54,95%C11.23-1.93)和尿酸(RR=1.31,95%CI1.04-1.6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影响糖尿病人群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男性、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和尿酸也是影响糖尿病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孙静宋黎明吴雷黄玉艳张晓辉刘鹏王德胜王志彬吴寿岭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
青年脑梗塞40例临床分析
2002年
赵惠荣黄玉艳
关键词:脑梗塞青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