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继征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镜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逆行
  • 3篇逆行胰胆管
  • 3篇逆行胰胆管造...
  • 3篇内镜逆行
  • 3篇内镜逆行胰胆...
  • 3篇结石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食管
  • 2篇腺炎
  • 2篇疗效
  • 2篇经内镜逆行胰...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6...
  • 3篇解放军161...
  • 2篇解放军第16...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黄继征
  • 7篇霞明
  • 6篇文峰
  • 4篇朱杰伦
  • 3篇程建国
  • 3篇程建国
  • 3篇龚传明
  • 2篇文峰
  • 1篇章涛
  • 1篇余卫中
  • 1篇贾业贵
  • 1篇程建国
  • 1篇陈兰
  • 1篇屈磊
  • 1篇肖丹
  • 1篇夏伶俐
  • 1篇胡海涛
  • 1篇谷欣

传媒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切口EST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较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较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最大结石直径≥1 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86)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n=86),联合组在EST小切口(5 mm)基础上行EPBD治疗,EST组切口在10 mm左右。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结石一次性取净率联合组(95.3%)与对照组(96.5%)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联合组(11.6%)显著高于对照组(2.3%)(P<0.05),但胆管损伤及出血发生率,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EST联合EPBD治疗较大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可减少胆管损伤和出血,但易并发胰腺炎,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程建国霞明黄继征文峰朱杰伦
关键词: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术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方法选择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Barrett食管患者181例,随机分成3组,A组(56例)为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B组(60例)为单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组;C组(65例)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组。所有入选患者在首次治疗的3、6、12个月内随访复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B、C三组在首次治疗的3、6、12个月内随访,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4.9%、3.1%;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2.4%、85.4%;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92.5%、91.5%。以上两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文峰朱杰伦黄继征屈磊胡海涛
关键词:BARRETT食管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雷贝拉唑
ERCP诊治胆总管结石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和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网篮取石、网篮机械碎石后网篮或/和球囊取出结石碎片、球囊取石并球囊清理胆道;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或塑料支架置入引流等治疗。对诊断和治疗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ERCP检查发现结石显影120例,敏感性为93.8%,较腹部超声(BUS)检出率(80.5%)明显增高(P<0.05)。插管成功率96.1%,一次性取石干净89例;68例次行EST后取石网篮取石,26例行网篮碎石后取石,22例行EST后取石球囊取石,7例先行ENBD后择期取石。取石后行ENBD 14例次,行塑料支架植入引流术2例。平均住院(5.8±1.1)d,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经复查结石均取尽。ERCP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15.4%),其中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4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电解质紊乱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内科保守疗法治愈。随访发现结石复发1例,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 ERCP及其相关技术是胆总管结石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方法。
黄继征霞明龚传明程建国文峰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鼻胆管引流疗效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GIM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普通内镜组、乙酸染色组、美蓝染色组、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各12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差异。结果普通内镜组与乙酸染色组诊断GI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染色组与乙酸染色组的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与美蓝染色组的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的阳性似然比、优势比、Kappa值均明显高于美蓝染色组,阴性似然比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可提高GIM定向活检准确率,显著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且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陈兰贾业贵肖丹余卫中夏伶俐程建国霞明黄继征朱杰伦文峰谷欣
关键词:放大内镜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ERCP+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其中分期治疗39例,同期治疗47例,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石大小、数量、胆管直径等,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多数分期治疗患者年龄高,症状重(伴有胆绞痛、发热、黄疸或腹膜刺激征),伴发胆囊炎、胆管炎或胰腺炎,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总胆红素含量偏高,结石较大、数量较多。ERCP+LC治疗成功率为95.3%,与分期治疗相比,同期治疗患者ERCP操作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均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6%,同期与分期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ERCP的操作情况选择ERCP与LC是分期进行还是同期进行。
程建国霞明文峰黄继征朱杰伦章涛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
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转归的影响,为临床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予以加贝酯治疗,而治疗组(55例)给以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治疗组较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转为外科治疗率、死亡率方面,治疗组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SAP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黄继征霞明龚传明程建国文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加贝酯临床转归
MTA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结果: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42例MTA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4%。而癌旁组织中10例MTA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0%,差异有显著性(P<0.05);MTA1高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MTA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程建国霞明文峰黄继征
关键词:食管鳞癌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为PE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6例ERCP患者,分为PEP组(n=285)及无PEP组(n=1 161),对比分析两组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及术者因素。结果患者因素中女性、年龄(小于60岁)、胰腺炎病史、无胆总管结石、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易并发PEP(P<0.05);而有无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过小(小于0.4 cm)、有无壶腹部憩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PE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操作因素中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患者在PEP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PEP组(P<0.05);而治疗性或诊断性ERCP、Odd i括约肌测压术、胆道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术者操作例数少、操作时间长、插管困难或失败与PEP的发生相关(P<0.05);而ERCP操作失败与PEP无关(P>0.05)。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且有胰腺炎病史和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差、术者熟练性差、插管困难等是PEP的主要危险因素。
黄继征霞明龚传明程建国文峰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