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洪棉

作品数:91 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烧伤
  • 29篇干细胞
  • 20篇创面
  • 17篇细胞
  • 16篇脂肪干细胞
  • 15篇愈合
  • 14篇分化
  • 12篇增殖
  • 12篇自体
  • 11篇成骨
  • 9篇血管
  • 9篇富血小板
  • 8篇血小板
  • 8篇体外
  • 8篇表皮
  • 7篇伤口
  • 7篇伤口愈合
  • 7篇人表皮
  • 7篇人表皮生长因...
  • 6篇血浆

机构

  • 4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
  • 1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7篇黎洪棉
  • 30篇梁自乾
  • 15篇刘达恩
  • 12篇柳大烈
  • 11篇高建华
  • 10篇蒙诚跃
  • 9篇赵培冉
  • 9篇李德绘
  • 8篇梁至洁
  • 7篇梁双武
  • 7篇韦俊
  • 7篇王润秀
  • 7篇王和庚
  • 6篇张莉
  • 6篇张立明
  • 5篇林源
  • 5篇鲁峰
  • 5篇孙秀锋
  • 5篇农庆文
  • 5篇南华

传媒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广西医学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8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移植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24例被引量:2
2005年
黎洪棉蒙诚跃梁自乾
关键词:深度烧伤创面异体脱细胞真皮烧伤患者自体表皮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防止严重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是整个烧伤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治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6/2004-06与烧伤后全身反应综合征防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burn,interleukin,TNF,SIR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以及同期检索中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词“烧伤,白细胞介素类,肿瘤坏死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手工检索近期相关中文期刊和有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大面积烧伤早期患者的现况调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试验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②临床或动物试验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排除标准:①烧伤中晚期患者。②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资料提炼:共找出相关性强的文章34篇,并查找全文。有21篇涉及烧伤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研究,其中有13篇涉及非手术疗法,8篇涉及手术疗法。排除13篇,共纳入21篇。资料综合:21篇文章中包括临床试验研究患者562例和动物实验研究220次。对烧伤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转归、早期干预措施、康复及创面处理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是综合性的,关键在于对烧伤创面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早期干预炎症反应,减少由此产生的各种内脏并发症,这对烧伤后续治疗和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黎洪棉梁自乾
关键词:烧伤伤口愈合康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修复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被引量:16
2011年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陈富禄黎洪棉韩良枢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面部烧伤伤口愈合儿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女性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成年女性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同体试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3 d起,治疗组采用含rhEGF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中期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对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7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8±13.36)%vs.(58.97±10.39)%,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9.92±2.48)d vs.(12.07±3.05)d,P<0.01]。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14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22.02)%vs.(62.26±19.25)%,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12±3.69)d vs.(21.06±3.87)d,P<0.01],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8.12±1.47)vs.(9.79±1.85),P<0.01]。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梁自乾黎洪棉蒙诚跃孙秀锋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愈合
带血管肌筋膜包埋脂肪干细胞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背景及目的]: 外伤、感染或肿瘤切除等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局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尤其是颜面部肿瘤或乳腺肿瘤的切除常致整个器官的缺失。这种器官的缺失及局部软组织缺损所致的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多以自体组织(...
黎洪棉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
BrdU标记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用5-溴脱氧尿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探讨BrdU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胎兔骨髓组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BMSCs。取P3代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20mg/L的BrdU进行标记,分别记为A,B,C,D组;另1孔不含BrdU,作为空白对照(E组)。标记12,24,48,72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细胞阳性率,苔盼蓝排染法细胞计数观察标记后细胞活性。结果:细胞培养观察:原代培养的细胞形态主要为宽大扁平短梭形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为长梭形;第3代BMSCs经诱导均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3代BMSCs经BrdU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孵育12h,A,B,C,D组细胞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3.2±4.3)%、(34.5±3.9)%、(47.9±4.8)%、(52.8±5.1)%,对照组细胞标记阳性率为0,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A,B,C,D组标记率分别为(48.1±4.0)%、(83.4±5.3)%、(91.7±4.9)%、(92.6±4.2)%,对照组细胞标记阳性率为0。48h和72h,A,B,C,D,E组标记情况与24h相似。孵育24,48,72h,10,15,20mg/L组细胞阳性率与5m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计数:孵育12h,各组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A、B、C、D组与对照组(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48,72h,各组细胞活性情况与12h情况相似,A,B,C,D组与对照组(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和BrdU剂量的增加,标记率逐渐增高,BrdU终浓度为10mg/L以上,且标记48h后细胞标记率>90%,活细胞数>90%。结论:BrdU标记BMSCs的最佳时间为48h,最佳浓度为10mg/L;BrdU对细胞毒性小,标记率及安全性高。
李德绘黎洪棉梁自乾柳大烈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标记
严重烧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改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动态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的变化 ,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 5 0例严重烧伤患者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伤后不同时间血浆总皮质醇 (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醛固酮 (ALDO)和尿 17 羟皮质类固醇 (17 OH)、尿17 酮类固醇 (17 KS)的含量 ,以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为对照 ,结合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严重烧伤后 ,患者激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出现休克期和感染期两个高峰 ;6周后大部分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 ;患者死亡前激素水平极低 ,而创面愈合者则逐渐趋于正常。 结论 严重烧伤后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呈持续性上升 ;休克和感染是烧伤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 ;如激素含量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已处于衰竭状态 ,死亡率极高。
黎洪棉梁自乾罗佐杰
关键词:烧伤放射免疫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
caspase-3/8 mRNA在增殖期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细胞凋亡参与了肉芽组织向瘢痕组织转化过程中多种细胞成分大量减少的动态过程,而Caspase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是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caspase-3 mRNA及caspase-8 mRNA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所用病理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均取自本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伤口愈合6个月以后的增殖期病理性瘢痕组织18例。以正常皮肤组织18例做对照。利用RT-PCT技术分别检测半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caspase-3 mRNA及caspase-8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caspase-3 mRNA及caspase-8 mRNA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8.31±1.47和7.12±1.24,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提示caspase-3/8在瘢痕形成过程中起着得要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组织中caspase-3/8表达低下有关。
朱绍般刘达恩黎洪棉牛海艳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增殖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大鼠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及体外增殖过程中地塞米松的抑制性干预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在体外诱导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验证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观察成骨细胞分化早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5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地塞米松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切取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加入条件培养液(含胎牛血清、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进行体外预培养。设立2组:地塞米松组分别于细胞传代后第0,2,4天向培养基中加入10-6mol/L地塞米松1mL,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条件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原代培养中贴壁细胞多数呈长梭形,少数呈小圆形或三角形,六七天后进行传代;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较原代细胞明显增快,至第15代细胞仍未出现明显衰老现象;第3代细胞在加入地塞米松后逐渐呈均一的长梭形,随时间延长呈叠形多层排列,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并逐渐形成多个小结样结构。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不一,部分细胞呈多边形或三角形,细胞外基质明显少于地塞米松组,罕见小结样结构。②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空白对照组脂肪干细胞能够保持持续分裂增殖的能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传代培养后0,2d加入地塞米松,干预6,8,10,12d时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传代培养后4d加入地塞米松,干预6,8,10,12d时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传代的脂肪干细胞经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形态趋于成熟,生长速度减慢,可定向分化为成骨�
黎洪棉高建华余元龙南华付冰川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成骨细胞地塞米松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及体外增殖过程中地塞米松的抑制性干预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地塞米松在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验证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观察成骨细胞分化早期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经颈椎脱位法处死后取股骨,去除双侧干骺端,用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离心后按(1~2)×107L-1密度接种,加入条件培养液(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体积分数为0.1的标准胎牛血清,50mg/L维生素C,10mmol/L的B-甘油磷酸钠,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于细胞传代培养后第0,2,4天向培养基中加入1μmol/L地塞米松1mL,并设立仅加入等量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②实验评估:以2d为间隔,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采用CellTiter96试剂盒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原代培养中贴壁细胞多呈长梭形,少数呈小圆形或三角形。原代培养六七天后进行传代,多数细胞在加入地塞米松后逐渐呈均一的长梭形,随着时间延长呈叠形多层排列,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并逐渐形成多个小结样结构。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欠均一,少数细胞呈多边形或三角形,细胞外基质明显少于地寒米松组,罕见小结样结构。传代后10~12d可达80%~90%致密层,细胞生长速度较原代细胞明显增快,至第10代细胞仍未出现衰老现象。②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传代培养后第0,2,4天加入地塞米松,干预处理8,10,12d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t=5.0445~11.3795,P均<0.01)。结论:①传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形态趋于成熟,生长速度加快,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②在向成骨细胞分化早期,地塞米松能够抑制骨髓基质干细胞�
马剑平赵锦黎洪棉南开辉
关键词:成骨细胞地塞米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