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炜英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定量PCR
  • 1篇定量PCR检...
  • 1篇动蛋白
  • 1篇血糖
  • 1篇血脂
  • 1篇氧自由基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原创
  • 1篇原创性
  • 1篇原创性研究
  • 1篇沙眼
  • 1篇沙眼衣原体
  • 1篇沙眼衣原体感...
  • 1篇上皮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7篇黎炜英
  • 2篇孙孝云
  • 1篇罗凤平
  • 1篇幸建华
  • 1篇朱卫雄
  • 1篇沈建国
  • 1篇高应林
  • 1篇乐惠荣
  • 1篇李平
  • 1篇孟运莲
  • 1篇赵友云
  • 1篇乔建坤
  • 1篇张峻
  • 1篇王春香
  • 1篇刘丹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感染后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及肌动蛋白的变化。方法:大鼠雌雄合笼建立早孕模型,取正常妊娠组和Ct感染后妊娠组大鼠子宫,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改变及荧光免疫组化检测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SEM示对照组子宫腔可见有微绒毛的分泌细胞;实验组腔上皮细胞表面有的可见破损,微绒毛少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主要定位于腔上皮细胞胞质/胞膜,妊娠第4,5,6天沿胞质顶部分布较密集,而底部较弥散;妊娠第7天顶部强度有所增加;感染组的荧光强度均弱于相应正常组,在妊娠第5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可能通过破坏子宫腔上皮分泌细胞,进而影响其内成分肌动蛋白,从而干扰早期妊娠。
李平黎炜英孟运莲乔建坤
关键词:肌动蛋白沙眼衣原体着床子宫内膜
高校医学外文期刊资源建设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外文期刊资源建设工作的实际,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医学外文期刊资源建设是向不同载体共存互补发展,并通过网络文献传递来弥补现有期刊信息资源不足,这是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外文期刊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罗凤平黎炜英
关键词:资源建设
双荧光标记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SYBR GreenⅠ和TaqMan探针双标记荧光定量PCR(d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意义。方法:选择浓度为1011.70,108.70,106.70和<1×106.00copies/L的4种血清各1份,进行dFQ-PCR,同时以TaqMan探针和SYBR GreenⅠ单荧光标记PCR(sFQ-PCR)为对照,设置同一扩增和熔解曲线的循环参数,检测HBV-DNA含量及其熔解温度(Tm),每种方法一次检测每份血清5次。结果:dFQ-PCR检测的HBV-DNA阳性血的平均含量为1011.55±0.32,108.79±0.29,106.81±0.30,与TaqMan探针sFQ-PCR的1011.49±0.31,108.69±0.30,106.72±0.25copies/L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均为P>0.05);与SYBRGreenⅠ染料sFQ-PCR的1011.41±0.35,108.21±0.34和106.26±0.26copies/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2.62,P<0.05)。dFQ-PCR和SYBR GreenⅠ染料sFQ-PCR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HBV-DNA含量为1011.70,108.70和106.70copies/L的Tm分别为79.8,71.8和72℃。结论:dFQ-PCR能同时检测HBV-DNA含量和Tm,为HBV含量及其基因分型的同步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黎炜英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关键词:TAQMAN探针定量PCRHBV-DNA
bFGF、TGF-β联合使用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bFGF和TGF-β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bFGF组、TGF-β组、bFGF+TGF-β组及对照组中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增殖状况。结果:bFGF和TGF-β单独作用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作用较弱;两者联合作用,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强。结论:bFGF和TGF-β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起了重要作用。
黎炜英朱卫雄刘丹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骨骼肌卫星细胞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四氧嘧啶化学性糖尿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抗糖尿病作用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大鼠化学性糖尿病 ,观察刺五加对大鼠血糖、血脂和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刺五加治疗组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均显著降低 ,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刺五加具有降糖作用 ,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的药理活性 。
幸建华孙孝云黎炜英
关键词:刺五加四氧嘧啶血糖血脂氧自由基
COVID-19网络首发论文影响力的提升与研究类型的变化——以《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
2021年
以《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在疫情较早阶段(2020年1-6月)发表的COVID-19专题论文为例,通过回顾分析论文的出版数据,同时调查其他国内医学期刊发表的高影响力COVID-19论文,以分析论文的被引、下载、出版时滞、论文研究类型的改变,评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优先出版论文的影响力和研究类型的变化。结果发现疫情较早阶段发表的COVID-19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缩短,下载、被引数明显增加;但原创性研究所占比例过少。依托网络优先出版平台,尤其是利用疫情期间的开放获取政策,紧跟重大热点方向加快发表的论文,可产生较好的影响力;但疫情较早阶段发表的COVID-19论文中原创性研究过少的问题更加突出,期刊与科研主管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将中国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
张峻杨丹妮沈建国马露向文彬孙孝云黎炜英
关键词:原创性研究
正确使用影响因子 综合评价医学科技期刊被引量:5
2007年
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两年作为统计时限太短,统计源覆盖面有限,期刊及刊载论文的类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性,以及统计时易产生漏引、错引、自引等问题,在评价论文时容易将高影响因子期刊与高影响力论文混淆。探讨评价医学科技期刊时应从相关专业、方法学、编辑学、引文统计、独立机构的收录或评审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黎炜英
关键词:科技期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