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业青

作品数:62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激光
  • 15篇荨麻
  • 15篇荨麻疹
  • 11篇皮炎
  • 11篇慢性
  • 10篇皮肤
  • 10篇疗效
  • 9篇痤疮
  • 8篇激光治疗
  • 7篇特应性
  • 7篇皮炎患者
  • 7篇细胞
  • 7篇慢性荨麻疹
  • 6篇皮肤病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护理
  • 6篇变应原
  • 5篇点阵激光
  • 5篇荨麻疹患者

机构

  • 62篇广州市皮肤病...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62篇龚业青
  • 46篇朱慧兰
  • 19篇李润祥
  • 18篇梁碧华
  • 12篇黄振明
  • 12篇马少吟
  • 11篇张锡宝
  • 10篇张文君
  • 10篇张三泉
  • 9篇罗育武
  • 9篇毕超
  • 8篇刘玉梅
  • 8篇李振洁
  • 8篇周欣
  • 7篇杨艳
  • 7篇万长兰
  • 7篇林路洋
  • 7篇林玲
  • 6篇梁慕兰
  • 6篇李嘉彦

传媒

  • 9篇中国麻风皮肤...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7篇岭南皮肤性病...
  • 6篇皮肤性病诊疗...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9~2007年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发病及镜检情况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999~2007年间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取皮屑行10%KOH涂片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2002年后就诊人数及构成明显增加,近9a发病种类和构成没有明显变化。各种浅部真菌病中发病检出率占前3位的依次为体癣(34.3%)、手足癣(32.6%)、股癣(12.4%)。镜检阳性率排前3位的为马拉色菌毛囊炎74.9%、花斑糠疹55.5%、甲癣45.5%,总阳性率为34.3%。镜检阳性率受病种、性别、年龄、取材部位、疑似鉴别病例数量等因素影响。结论就诊人数与检出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9~2007年间广州地区浅部真菌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目前直接镜检法在临床上仍不失为经济、简便易行的真菌学检查方法。
费实肖常青李振洁龚业青李平朱慧兰
关键词:浅部真菌显微镜检阳性率
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治疗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治疗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激光理疗科收治颧部褐青色斑患者120例,男3例、女117例,年龄20~60(32.97±9.17)岁。用1064 nm调Q-Nd∶YAG激光治疗。分析患者不同年龄组、性别、临床分型、皮肤的Fitzpatrick分型、颧部褐青色斑(ABNOM)合并黄褐斑与治疗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PIH)是否存在差异,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颧部褐青色斑激光术后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结果53例(44.17%)颧部褐青色斑患者激光术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组、临床分型、皮肤Fitzpatrick分型和颧部褐青色斑合并黄褐斑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临床分型越重、颧部褐青色斑合并黄褐斑是颧部褐青色斑术后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结论颧部褐青色斑需尽早进行激光治疗,年龄越大、临床分型越重、ABNOM合并黄褐斑患者术后诱发炎症性色素沉着的风险越高。
马少吟龚业青张文君李佩斯李月明何诗琪王博仪朱慧兰
关键词:面部皮肤病激光
氙光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低频氙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带状疱疹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频氙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治疗.两组组7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及疼痛评分(2.4±1.13)、对照组总有效率(78.7%)及疼痛评分(4.13±1.15)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而且低频氙光治疗仪照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高于半导体激光,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氙光照射带状疱疹神经疼痛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该疗法还具有无痛、无创、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慕兰张美蓉陈凤仪龚业青朱慧兰
关键词:带状疱疹疼痛半导体激光疗效观察
探讨姜黄素和茶多酚对不同时间UVB致无毛鼠急性光损伤的防御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茶多酚对不同时间UVB致无毛鼠急性光损伤的防御作用。方法取清洁级无毛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药物组(0s、30s、60s、120s、240s);每组各2只。于照射前30min在无毛鼠背部涂抹姜黄素或茶多酚,照射距离为15cm,采用3倍最小红斑量(MED)的UVB约200~540mJ/cm2分别照射各组,取皮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无毛鼠皮肤出现不同程度鳞屑,胶原间可见散在淋巴细胞,且120s及240s时出现胶原红染、排列紊乱、均质化等改变。药物组无毛鼠真皮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受损现象得到改善。结论外用姜黄素和茶多酚可通过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及减轻胶原受损程度而防御UVB致无毛鼠皮肤急性光损伤。
高爱莉江娜刘清张倩雯范君文王鹏邓蕙妍田歆梁碧华李润祥马少吟李振洁龚业青朱慧兰
关键词:UVB光损伤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朱慧兰李润祥梁碧华李振洁龚业青黄雪梅林玲陈明春毕超郭庆李仰琪陈晓吟张三泉叶兴东张锡宝
发病机制上,在国内外首次探讨了慢性荨麻疹(CU)患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2、4的关系;国内外首次发现荨麻疹患者存在凝血、抗凝血、纤溶及补体系统的激活;并证实荨麻疹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调,且与耐抗组...
关键词:
关键词:荨麻疹免疫调节剂生物治疗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护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104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研究组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前实施皮下分离术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术后随访1周,比较两组焦虑评分(SAS)。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的焦虑评分(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一种有效方法,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也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张文君林玲龚业青彭丽倩李佩斯李月明王艳芳
关键词:护理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5(IL-5)血清水平,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方法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人血清IL-5和IFN-γ水平。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L-5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IL-5下降;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FN-γ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IFN-γ升高。结论Th1/Th2失衡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免疫调节达到其治疗作用。
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赵晓岚梁碧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特异性免疫治疗IL-5IFN-Γ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中TARC与CC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与其相应受体CCR4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D患者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血清中TARC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4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1169.1±106.5pg/mL)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血清TARC(810.1±77.6pg/mL)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60.1±2.4)%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外周血CCR4表达水平(54.6±2.2)%显著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降低TARC与CCR4,从而减少Th2细胞的募集、活化而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杨艳李嘉彦林路洋周欣罗育武龚业青李润祥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TARCCCR4卡介菌多糖核酸
局限性血管角化瘤1例
2013年
患者女,24岁。因右上肢疣状丘疹、斑块20年余来我所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肢出现数个小丘疹,约粟米大,表面光滑,质地软,无痛感,时有痒,后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斑块。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平素体健。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丘文苑高歆婧龚业青田歆张锡宝
关键词:化瘤体格检查表面光滑右上肢丘疹斑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分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外用对治疗某些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伴随着此类药品的普遍应用,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尤其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本研究收集了2004年初至2005年8月...
罗静荚龚业青高东好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副作用痤疮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