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豪光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CA19-9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分析布-加综合征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并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比较。试用ROC分析评价CA19-9、CA125对布-加综合征、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布-加综合征组、肝硬化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加综合征组与肝硬化组血清CA1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血清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加综合征各分型间的CA125、CA1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用于诊断布-加综合征的最佳临界值为31.14 u/ml,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85.5%。结论血清CA125和CA19-9在评价布-加综合征患者肝损害程度、判断疾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许伟徐浩祖茂衡顾玉明万豪光张庆桥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硬化CA125CA19-9
- 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介入治疗疗效和术后通畅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阻塞介入治疗疗效和术后通畅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8例AVF阻塞患者,经引流静脉行血管成形术。观察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术后随访AVF通畅情况,对AVF通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单纯球囊扩张术64例(82.1%),球囊扩张联合置管溶栓术14例(17.9%)。未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2.6%)扩张吻合口狭窄时出现血管破裂,未导致严重后果;4例(5.1%)出现穿刺点出血,经重新加压包扎后缓解。术后随访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期间共有38例阻塞复发,其中20例再次接受介入治疗。患者6个月、1年、2年和3年一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2.2%、81.3%、43.6%和33.1%,二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7.4%、91.9%、52.5%和43.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组、无糖尿病组和单发狭窄组介入治疗术后AVF通畅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组、糖尿病组和多发狭窄组(P<0.05);而通畅率与性别、AVF位置及是否吻合口及附近阻塞、静脉穿刺段阻塞、动脉端阻塞和血栓形成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是介入治疗术后AVF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VF阻塞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糖尿病是AVF阻塞介入治疗术后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立洲姚立正李文会朱军万豪光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介入治疗通畅率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4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0.01),TBIL、DBIL降低(P〈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AFP均降低(P〈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 宗迎迎徐浩许伟祖茂衡顾玉明肖晋昌万豪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
-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GP73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Dickkopf同源物1(DKK1)、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81例PHC、50例慢性肝炎(CH)、50例肝硬化(LC)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HC)者血清DKK1、GP73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AFP浓度,建立PHC诊断的统计模型即综合预测模型,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PHC组DKK1水平[5.29(4.27-7.45)ng/mL]明显高于CH组[4.11(3.82-4.52)ng/mL]、LC组[3.66(3.61-4.15)ng/mL]和HC组[3.42(3.28-3.68)ng/mL](P〈0.01)。PHC组GP73水平[(215.44±68.66)ng/mL]明显高于CH组[(121.02±49.10)ng/mL]、LC组[(168.39±37.91)ng/mL]和HC组[(57.36±19.94)ng/mL](P〈0.05)。DKK1、GP73、AFP诊断PHC的敏感性分别为71.6%、77.8%和58.0%,特异性分别为90.0%、86.7%和78.7%。综合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7%和90.0%。AFP、DKK1、GP7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86、0.87,综合预测模型AUC为0.93,与AFP、DKK1、GP7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KK1、GP73可以作为诊断PHC的血清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结合ROC曲线分析简单、有效,可用于PHC多指标联合诊断的分析评价。
- 宗迎迎徐浩许伟顾玉明祖茂衡万豪光吴康
- 关键词:高尔基体糖蛋白73原发性肝癌
- 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比研究被引量:47
- 2017年
- 目的对比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法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传统外科手术(高位结扎+剥脱)组(传统组)和腔内激光闭合术组(激光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根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量表评价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期内,两组疗效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较传统外科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
- 李春龙姚立正李文会朱军万豪光
- 关键词:腔内激光闭合术下肢静脉曲张生活质量
- 肺结节定位针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新型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定位针在肺小结节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10月—2021年5月采用不同穿刺针行肺结节定位57例共65枚肺小结节的病历资料,Hookwire组13例(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44例(49枚),比较两组的定位时间、脱钩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定位。Hookwire组定位时间为(11.54±1.80)min,肺结节定位针组为(10.05±2.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脱钩率为18.75%(3/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无定位针脱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并发气胸4例(30.77%)、肺出血4枚(25.00%),肺结节定位针组分别为13例(29.55%)、12枚(24.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节结定位针具有不易脱钩,体内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李春龙陈立洲黄锐祁志万豪光
- 关键词: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
- Budd-Chiari综合征伴下腔静脉混合型血栓机械性抽吸联合溶栓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伴下腔静脉(IVC)混合型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22,机械性血栓抽吸后辅以尿激酶溶栓和血管成形术)和对照组(n=21,单纯尿激酶溶栓后辅以血管成形术)。结果研究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5.2±4.1)cm H_2O改善至术后(9.1±1.6)cm H_2O,对照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3.3±5.1)cm H_2O改善至术后(8.9±1.9)cm H_2O,两组间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完全溶解率分别为68.2%(15/22)和57.1%(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天数、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3.4)d、(25.4±13.9)×105U、0%,低于对照组(10.3±4.1)d、(40.8±15.7)×105U、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4.5±12.7)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再狭窄率分别为9.1%(2/22)和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治疗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效果与单纯导管溶栓相当,但溶栓天数较少、尿激酶用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吴康许伟祖茂衡徐浩顾玉明王丹宗迎迎万豪光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放射学
- GP73和AFP单项与联合诊断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应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Meta分析。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13年6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性实验的文献,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按纳人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同时根据诊断性研究的质量表(QUADAS)评价符合纳人标准的文献质量,通过Meta分析合并诊断效应量及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统计分析AFP、GP73,GP73联合和AFP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性试验比值比(DOR)及95%可信区间。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英文文献27篇。AFP汇总的敏感度、特异度、D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8(0.56~0.60)、0.85(0.84~0.87)、12.57(8.60~18.36).GP73为0.76(0.74~0.77)、0.82(0.81~0.83)、19.14(13.70~26.75),GP73币口AFP联合为0.86(0.84~0.88)、0.80(0.78~0.82)、40.60(28.49~57.87)。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1、0.8812和0.9294,Z检验比较AFP、GP73单项检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FP、GP73分别与GP73和AFP联合检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GP73单项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时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GP73和AF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能有效避免一些AFP阴性漏检病例。(手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78-382)
- 万豪光徐浩顾玉明王慧许伟祖茂衡王勇宗迎迎
- 关键词:膜蛋白质类甲胎蛋白类肿瘤标记META分析
- 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及TACE序贯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比较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或未序贯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55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8例(A组)在门静脉主干内植入支架及125I后仅行TACE治疗,余15例(B组)在门静脉主干内植入支架及125I后行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累积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门脉内植入支架125I粒子条介入技术成功率10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1及14.8个月(P=0.037);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及4.0个月(P=0.002)。结论门静脉支架及TACE联合125I粒子条序贯服用索拉非尼能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 李文会戴真煜万豪光姚立正朱军李春龙王学俊潘杰陈立洲
- 关键词:门静脉碘放射性同位素
- 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转移瘤的价值与疗效。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50例,单纯TACE组25例,微波消融联合TACE组25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单纯TACE组CR 3例,PR 11例,SD 6例,PD 5例,缓解率为56%;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联合组CR 7例,PR 15例,SD 2例,PD 1例,缓解率88%,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MCT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能提高疗效。
- 许伟顾玉明王兴田徐浩鹿皎祖茂衡张庆桥王勇万豪光
- 关键词:肝转移瘤化疗栓塞超声造影经皮微波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