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文泉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下径流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源
  • 1篇地下水源地
  • 1篇玉龙铜矿
  • 1篇源地
  • 1篇石流
  • 1篇水源地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评价
  • 1篇同位素
  • 1篇铜矿
  • 1篇嫩江流域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资源评价
  • 1篇流域
  • 1篇流域径流
  • 1篇径流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于文泉
  • 2篇李鸿雁
  • 2篇王小军
  • 1篇王红瑞
  • 1篇张蕾
  • 1篇田琪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吉林省泥石流易发区的降雨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吉林省东南部侵蚀山地为泥石流主要活动区,泥石流在海拔1 k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经常发生,并多与暴雨洪流伴生。论文基于GIS平台,应用Arc GIS对吉林省泥石流事件发生区的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进行分析,绘制吉林省泥石流易发区分布图。通过专家评分法对发生区高程、坡度、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定量化评分,并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分析法和灰色聚类的优选排序法,将泥石流易发区有记录的泥石流事件依据当日降雨(J1)、连日累计降雨(J2)、前7 d累计降雨(J3)、高程(J4)、坡度(J5)、土壤类型(J6)和土地利用(J7)7种影响因子进行划分,最终把事件分为3类,绘制不同自然地理特征条件下吉林省降雨诱发泥石流区划图,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
李鸿雁原若溪王小军张蕾于文泉
关键词:泥石流聚类分析降雨特征
藏东玉龙铜矿水源地水资源评价研究
铜是我国紧缺矿产资源之一,藏东玉龙铜矿是世界级特大型多金属伴生矿,玉龙铜矿的开发建设分二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需水量3×104m3/d;二期工程需水量为7×104m3/d。矿山于2008年10月底开始投产,由于冶炼方法等...
于文泉
关键词:地下水源地水资源评价同位素玉龙铜矿
文献传递
嫩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化规律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以流域时空分布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嫩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化规律,并着重从地形地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归因分析。采用1955—2003年49a的降水资料和1955—1973年19a的径流资料,通过对代表性水文站自上游至下游(空间上)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年内与年际(时间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嫩江流域降水年内变化及年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可以忽略降水时空分布对径流时空演化规律的影响。2)从径流年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上下游水源组合的差异性:上游以地表径流为主,在春季来源于融雪,汛期来源于大气降水,枯水季节来源于地下水补给;下游全年以地下径流为主。3)由于坡度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上游更容易产流,下游受下垫面调蓄作用更强,不易产流;因此,从径流年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径流产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
李鸿雁田琪王小军王红瑞于文泉
关键词:地下径流嫩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