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广青
- 作品数:31 被引量:2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沼液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0
- 2013年
- 【目的】研究猪粪、牛粪及其沼液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施用沼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的机制及其农用价值。【方法】利用连续3季的盆栽试验,研究等氮下,50%猪粪、牛粪及其沼液N替代比例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猪粪沼液配合施用化肥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79.3%),其次为牛粪沼液(平均防治效果为38.5%),施用猪粪、牛粪对辣椒疫病无显著防治效果;2种沼液处理辣椒生物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处理及阴性对照处理;施用猪粪沼液处理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比阴性对照高出3.44倍、66.7%和76.7%。此外,2种沼液处理均可增加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及木霉的数量,提高土壤细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结论】猪粪沼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体现出良好的农用价值。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能是其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机制之一。
- 曹云常志州马艳杨豪付广青
- 关键词:沼液土壤生物学特性辣椒疫病畜禽粪便微生物区系
- 猪粪沼液防治辣椒疫病机理研究——沼液中铵与腐殖酸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3年
- 为探明猪粪沼液对作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机制,设纯化肥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猪粪沼液(ADP1)、外源添加铵沼液(ADP2)、除铵沼液(ADP3)、除腐殖酸沼液(ADP4)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沼液(ADP1)可以显著降低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防效40.8%),去除沼液中的铵或腐殖酸后,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其发病率与病原菌对照(PC)无显著差异。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DP2处理土壤疫霉数量最少(2.51×103copies.g 1),ADP3、ADP4沼液处理的辣椒根际疫霉数量较多,分别为8.19×103copies.g 1、1.38×104copies.g 1;土壤中辣椒疫霉菌的数量低于9.54×103copies.g 1时,辣椒疫病发病率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沼液处理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同。病原菌存在下,ADP1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最多,ADP2处理的真菌数量最少。孢子萌发试验表明,随着铵和腐殖酸处理浓度的增加,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逐渐增大。浓度为500 mg.L 1、1 000 mg.L 1、1 500 mg.L 1NH4+对疫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7.6%、81.8%、95.4%。用浓度为25 mg(C).L 1、50 mg(C).L 1、75 mg(C).L 1、150mg(C).L 1的猪粪沼液腐殖酸处理疫霉菌游动孢子6 h,游动孢子萌发率分别比无菌水对照下降了27.8%、54.5%、70.0%、87.5%。研究表明铵和腐殖酸可能是沼液的主要抑菌因子,沼液作为土传病害抑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曹云常志州马艳杨豪付广青
- 关键词:腐殖酸辣椒疫病疫霉菌游动孢子
- 青贮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被引量:11
- 2016年
- 有效贮存新鲜水稻秸秆,确保沼气工程周年运行的原料供应,对于水稻秸秆厌氧发酵能源化利用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以新鲜水稻秸秆及青贮后的水稻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其在室内中温[(37±2)℃]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经青贮30 d后,秸秆p H降低至4.02,纤维素与总碳含量分别降低了6.39%和8.40%,均达显著水平。厌氧发酵30 d,青贮水稻秸秆产气量(3 370 ml)比新鲜秸秆(2 754 ml)显著提高22.36%。表明:青贮作为一项新鲜稻秸贮存与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可确保沼气工程周年运行的原料供应。
- 付广青杜静叶小梅常志州
- 关键词:水稻秸秆青贮预处理厌氧发酵
- 科研项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6
- 2019年
- 随着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面临着项目全流程管理繁琐、科技信息关联度低、数据利用价值低等困惑,制约着科研项目管理的质量。笔者对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从项目立项、经费管理、费用提取、验收登记、数据统计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进行规范化设计,该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科研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实时掌握全院的科研状况提供了保障。
- 吴长付付广青杜平还红华
-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设计
- 猪、牛粪污厌氧发酵过程中磷形态变化分析
- 本研究采用H2O、NaHCO3、NaOH和HCl连续抽提法分析了猪粪污、牛粪污厌氧发酵前后及发酵结束后残存于发酵罐中的残渣固相P的各种形态和含量。结果表明,猪粪污经厌氧发酵后,出料液固相总磷中HCl-P所占比例较进料提高...
- 付广青靳红梅叶小梅陈广银杜静常志州
- 关键词: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沼渣
- 文献传递
- 农业科研副产品规范管理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被引量:10
- 2020年
- 科研副产品的处置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中形成的特点与举措,探讨其如何规范管理和正确处置科研副产品、有效规避处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等问题。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在风险防控、规范操作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管理新举措,形成的规范管理经验可推广至一般的农业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吴长付付广青还红华
- 关键词:农业科研风险防控
- 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任务与对策建议被引量:25
- 2022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江苏经济社会良好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足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在江苏基层农业科技发展背景下,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应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应用,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强化农业人才培养与使用,增强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为主要任务与突破。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领导机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强化决策支持,增强多元主体投参与保障资金投入,聚焦领军人才、培养新型农民,创新媒介载体、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与建议,加强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路,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付广青裘实
- 关键词:农业科技
- 降低沼液中砷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沼液中砷含量的方法,包括在沼气生产体系中添加厌氧发酵接种物后进行常规发酵,是在沼气生产体系中接种物的添加量增加到发酵物干重的10~40%,同时添加0.2~1.0g/L的FeCl<Sub>2</Sub>,...
- 靳红梅常志州叶小梅付广青杜静陈广银张建英徐跃定
- 文献传递
- pH与曝气耦合调控厌氧发酵相分离技术研究
- 2013年
- 为验证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底物,不同起始pH值(5.5,6.5,7.5)、不同间隔时间(8 h,12 h,16 h)通入不同量的空气(3 L,5 L,8 L),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曝气处理可以降低反应器料液的pH、升高反应器料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起始pH、曝气间隔时间及曝气量分别为6.0,8 h和5 L对厌氧发酵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的抑制有明显效果。将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系统中水解产酸相初始pH调到6.5以下,结合每天曝气3次(间隔8小时),每次曝气量≥1 L空气·L-1反应器(等于或大于容器体积),不用产甲烷相沼液作水解相消化液补充回流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甲烷产生,基本实现两相有效分离。
- 叶小梅熊凯祥常志州陈广银杜静付广青
- 关键词:PH曝气厌氧发酵
- 降低沼液中砷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沼液中砷含量的方法,包括在沼气生产体系中添加厌氧发酵接种物后进行常规发酵,是在沼气生产体系中接种物的添加量增加到发酵物干重的10~40%,同时添加0.2~1.0g/L的FeCl<Sub>2</Sub>,...
- 靳红梅常志州叶小梅付广青杜静陈广银张建英徐跃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