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军方

作品数:2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栽培
  • 4篇槟榔
  • 4篇ISSR
  • 3篇植物
  • 3篇菌根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引种
  • 2篇引种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培养基
  • 2篇紫珠
  • 2篇裸花紫珠
  • 2篇火焰兰
  • 2篇DNA提取
  • 2篇表型
  • 1篇袋苗
  • 1篇调查初报
  • 1篇研究进展及展...
  • 1篇药用植物资源

机构

  • 17篇海南省农业科...
  • 10篇海南省农业科...
  • 5篇海南大学
  • 3篇海南省林业科...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海南省热带棕...

作者

  • 25篇任军方
  • 9篇张浪
  • 6篇姜殿强
  • 4篇杨珺
  • 4篇王春梅
  • 3篇王丹萍
  • 2篇唐龙祥
  • 2篇李海文
  • 2篇陈宣
  • 2篇黄赛
  • 2篇杨郡
  • 1篇王文泉
  • 1篇潘梅
  • 1篇王景飞
  • 1篇冯顺
  • 1篇覃琼瑶
  • 1篇李栋梁

传媒

  • 5篇现代园艺
  • 3篇热带林业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安诺兰菌根表面消毒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75%乙醇、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和无菌水洗涤的方法,对海南安诺兰的菌根进行表面消毒,以消毒强度逐步递减的方式,确定最佳分离植物内生真菌的表面消毒强度;同时设置漂洗液无菌检测和组织印迹无菌检测2种对照处理,确保适度的表面消毒强度,然后采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内生真菌。结果表明,先用75%乙醇浸泡材料30 s,再用3.0%次氯酸钠浓度浸泡5 min处理,是海南安诺兰菌根内生真菌最佳的表面消毒方法,使用20%PDA双抗培养基、于25℃恒温条件下培养,能最大限度地分离所有植物内生真菌,分离效果最佳。
陈宣王丹萍杨珺任军方云勇
关键词:菌根
不同施肥处理对盆栽散尾葵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4年
以1年生、2年生、3年生散尾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平衡施肥: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K(施氮、钾肥)、PK(施磷、钾肥)、NPK(施氮、磷、钾肥),对盆栽散尾葵生长发育及基质表层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促进不同生育期盆栽散尾葵生长。其中,NPK处理(尿素2g/株、过磷酸钙4g/株,氯化钾4g/株)条件下散尾葵株高、冠幅、茎粗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NPK平衡施肥在促进植株对叶绿素吸收、根系对基质中的养分吸收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NPK平衡施肥促进不同生育期散尾葵的生长效果最佳,缺氮处理效果次之。氮肥少施,磷、钾肥合理配施是散尾葵整个生长期培育的关键之处。
黄赛赵俊蕃陈业光张浪陈宣钟国和任军方
关键词:散尾葵生长发育
海南密花石斛资源现状调查及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2024年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踏查等方法对海南密花石斛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以收集到的10个居群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4.5%~25%之间,在居群间大于居群内变异;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变异主要来自花序长、茎粗和唇瓣长;Pearson相关分析则表明小花数同唇瓣长相关性最大,为0.8087;根据Q型聚类分析结果,在欧式距离为2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该研究结果可在密花石斛品种选育和保护利用时提供数据参考。
钟国和王景飞蔡嘉慧黄赛张浪任军方
关键词:居群表型多样性
火焰兰等5种兰花菌根显微结构及分离培养基筛选
2024年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兰花新鲜营养根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而筛选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5种兰花菌根结构一致,由外到内依次为根被、皮层、中柱,三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真菌侵染表现,海南钻喙兰、火焰兰是通过皮层细胞直接侵染,卷萼兜兰、硬叶兜兰和铁皮石斛是通过根毛或皮层细胞侵染,并形成菌丝团。实验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做5种兰花菌根分离纯化培养基。
钟国和黄赛云勇黎肇家任军方
关键词:培养基筛选
大花马齿苋在海南引种栽培技术要点
2017年
从大花马齿苋的形态特征、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大花马齿苋栽培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大花马齿苋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任军方王春梅张浪赵明苑
关键词:大花马齿苋栽培技术
海南栽培铁皮石斛菌根真菌的初步培养
2015年
运用孟加拉红抗生素培养基与PDA培养基,通过切片法从铁皮石斛菌根中分离内生真菌,并用打孔法分离得到纯化菌株。初步鉴定为5株内生真菌(D03、D07、D08、D12、D18)。结果表明:切片分离时的消毒时间和方法以及分离培养基的选用,均可影响菌根真菌的分离纯化结果,及分离得到的内生菌。以75%酒精处理40s+0.2%次氯酸钠处理5min进行消毒,效果较好,相对PDA培养基分离内生菌,孟加拉红抗生素培养基可以分离出较多的内生菌种类。
姜殿强王丹萍任军方杨珺云勇
关键词:铁皮石斛菌根真菌
海南药用植物资源概述被引量:4
2013年
从生态环境、药用种类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论述了海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况,介绍了海南主要的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翁春雨任军方张浪云勇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
二十一个热带兰品种在海南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及表型多样性研究
2024年
为研究热带兰品种在海南引种栽培的适应性与表型多样性,为丰富海南热带兰资源及育种目标亲本提供数据支撑,以210份21个品种的热带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9个表型性状多样性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观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海南均生长良好,可正常开花;9个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为31%~75%,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36,冠幅多样性指数最大(5.95),说明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5%,其中导致21个热带兰品种表型性状出现差异的主要性状有小花数、花序长和花枝数等花部性状。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第Ⅰ类群包括19种蝴蝶兰品种,第Ⅱ类群包括2个火焰兰品种。通过分析210份热带兰种质资源的9个表型,发现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在欧式距离4处可将9个表型性状分为6大类群,根据类群特征可为新品种培育及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任军方任军方张浪王景飞陈业光
关键词:热带兰引种栽培主成分分析
卷萼兜兰菌根培养基初步筛选
2016年
采用根段共培养法,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PDA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通过控制不同培养条件和消毒条件,从卷萼兜兰菌根中分离内生真菌,再用点植法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化菌株。对得到的真菌进行形态和显微结构观察,用于鉴定真菌的分类。结果表明:根段共培养法分离时的表面消毒条件、培养条件和分离培养基的选用均直接影响菌根真菌的分离效果及其多样性。本研究旨在对卷萼兜兰菌根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试验,为其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任军方杨珺王丹萍云勇
关键词:菌根内生真菌
兰科植物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
2015年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本文主要综述了兰科植物的DNA条形码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展望其应用前景。
任军方杨郡李海文云勇张浪
关键词:DNA条形码兰科植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