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术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常规术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进行小切口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好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其对患儿到创伤小。
- 何华崔磊党胜春瞿建国
- 关键词:小切口传统手术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HMGB1的变化及丹参干预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血浆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group box-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以及中药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
- 蔡华忠何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HMGB1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bcl-2、VEGF—C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bcl-2、VEGF—C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胃癌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与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5%和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和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和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中bcl-2蛋白及VEGF—C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蔡华忠何华张明仪陈吉祥
- 关键词:胃癌SURVIVINBCL-2VEGF-C免疫组织化学
- 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28例分析
- 2003年
- 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胆囊切除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常用外科治疗手段.由于有些医生视胆囊切除为"一般手术",往往对胆道系统的变异和病理改变导致的手术困难估计不足,胆道损伤仍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对1991~2001年在我院收治的因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28例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 黄润生瞿建国张清何华
- 关键词:胆囊切除胆道损伤手术治疗
- 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囊床胆管损伤15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囊床胆管损伤的部位、原因及处理。方法对15例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例中,证实为Luschka胆管7例,胆囊肝管3例,右前叶肝管及其分支3例;其余2例仅发现胆瘘而未见损伤胆管。本组15例皆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对胆囊床胆管解剖的认识对于减少胆囊床胆管损伤相当重要,对于胆囊床胆管的损伤应当尽量在术中发现并处理。
- 何华范昕王莹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囊床
- VEGFR-3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信号途径相关蛋白C、D(VEGF-C、VEGF-D)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0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淋巴结阳性组(n=48)和淋巴结阴性组(n=32),另设胃溃疡病例为对照组(n=10)。采用ELISA技术进行血清VEGF-C和VEGF-D水平检测,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 TM两步法检测胃溃疡组织和胃癌标本VEGF-C、VEGF-D表达。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C和VEGF-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高(P<0.01)。结论血清VEGF-C可作为胃癌的标记物,对术前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何华蔡华忠张明仪陈吉祥
- 关键词:胃肿瘤内皮生长因子肿瘤转移
- 巨脾切除术10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巨脾切除术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对100例巨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变清时间、术后腹水情况、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引流液AMS值、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性巨脾行脾切除术存在较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巨脾解剖特点及术前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有关.结论:行巨脾切除术要熟悉巨脾解剖特点,改进手术方式.
- 何华蔡华忠崔磊张建新李宏欣党胜春
- 关键词:巨脾并发症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HMGB1的变化及丹参干预的实验研究
- 蔡华忠何华
- 文献传递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HMGB1的变化及丹参干预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血浆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group box-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以及中药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丹参治疗组(T)。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动物不同时点的血浆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浆HMGB1水平在建模后12 h开始有明显升高,24 h和48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丹参治疗组HMGB1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HMGB1指标,对SAP的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 蔡华忠何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丹参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提出预防和避免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相比较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否急诊、胆囊是否破裂、手术时间是否超过90 min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时机、胆囊是否破裂、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治疗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在手术过程中规范操作动作,将切口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 何华党胜春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