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飞 作品数:18 被引量:12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左室起搏导线内留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丝四例 被引量:2 2011年 4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QRS波137.5±9.6ms,射血分数0.31±0.05的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左室导线植入困难的条件下,采用保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丝的处理方法,获得较好的植入效果。 曾辉 佘飞 孙超 张莉 杨洪涛 刘书旺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室电极导线 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评估其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功能减退程度,探讨如何通过心电图判断其梗死相关动脉。方法:将354例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3组:A 组,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n=59),并根据梗死相关动脉进一步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者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B 组,单纯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n=151);C 组,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压低(n=144)。测定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 MB 同工酶(CK-MB),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结果:A 组的梗死相关动脉分别为右冠状动脉,约56%;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约37%。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 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Ⅱ导联,在V_1导联>V_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 段抬高幅度在 V_3导联>V_1导联。B 组和 C 组梗死相关动脉几乎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别为96%和95%)。与其他两组相比,A 组 ST 段抬高的导联数最多,但 CK-MB 峰值最低,LVEF 值最高。结论: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是由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或环绕心尖部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段闭塞引起的。其心肌梗死面积相对较小,心功能受损较少。在这些患者中,如果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总幅度较大,ST 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Ⅱ导联,在 V_1导联>V_3导联。 佘飞 张福春 单健 张永珍 郭丽君 郭静萱 毛节明 高炜关键词: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造影 心功能 指引导丝引导下经头静脉放置两根起搏导线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经头静脉插入起搏导线是理想的选择,因为该方法可以避免穿刺锁骨下静脉带来的术中并发症及长期摩擦导致导线损坏、断裂等并发症。头静脉有管径及走行变异,切开头静脉直接插入两根起搏导线经常失败,需要借助指引导丝及撕开鞘送人起搏导线。目前双腔起搏器植入量明显增多,本文探讨导丝引导下经头静脉放置两根永久起搏导线的有效性及安全陛。 刘书旺 曾辉 孙超 佘飞 张莉 张媛 葛堪忆 高炜关键词:起搏导线 导丝引导 头静脉 术中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 低钙血症致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4 2011年 患者女,81岁,间断呼吸困难13年,加重3d于2008年12月20日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患者13年前出现轻度心悸和劳力性呼吸困难,迅速发展为休息或平卧时呼吸困难,于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间断应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效果欠佳,呼吸困难反复发作。3d前受凉后出现气短,步行50m即感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缓解,伴尿少、双下肢水肿,乏力。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 王方芳 佘飞 张媛 高炜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低钙血症 劳力性呼吸困难 可逆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 血管扩张剂 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3 2013年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危害之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栓塞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佘飞 刘书旺 郭丽君关键词: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估与全面QT/QTc研究 被引量:14 2011年 许多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甚至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新药上市前,进行的心脏安全性评估,应该包括药物对QT间期影响的特点。全面QT/QTc研究旨在通过测量QT间期,明确药物是否具有延长QT间期的作用,判断其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并为决定药物是否进入下一步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佘飞 李海燕关键词:QT间期延长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证实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和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 小型猪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然后经冠状动脉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 ,术后 3周用超声心动图以及左心室造影检测心功能的变化 ,核素心肌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的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的形成 ,免疫组化计数血管密度。结果 心肌梗死小型猪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后 ,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室 +dP dtmax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核素心肌显像显示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心肌灌注显著改善。移植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侧支循环形成 ,血管密度计数比对照组增加了5 2 2 % (5 6 6± 11 7 mm2 vs 37 2± 8 4 mm2 ,P <0 0 5 )。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内移植可能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张萍 郭静萱 张永珍 毛节明 张少衡 孙威 刘永刚 李昭屏 单健 韩江莉 佘飞 周春燕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 缺血性心肌损伤 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2009年 患者男,62岁,因乏力、活动后心悸3个月,加重伴纳差、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活动后心悸。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初可进软食,近1个月来进流食,体重下降约10kg。1周前外院行心电图检查异常(具体不详).超声心动图示室壁运动异常。入院查体:BP100/60mmHg.心率84次/min,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哕音,心界大,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 王钢 高炜 白瑾 佘飞 王贵松 郭丽君关键词:首发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 心力衰竭 双下肢乏力 活动后心悸 室壁运动异常 两种西尼地平制剂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2010年 目的评价国产西尼地平胶囊与国产上市西尼地平片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入选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西尼地平胶囊或西尼地平片剂10mg,液质联用测定血浆中西尼地平浓度。结果西尼地平胶囊及片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ρmax分别为(11.08±4.42)和(2.94±3.44)μg.L-1;tmax分别为(1.30±0.56)和(2.21±1.25)h;t1/2分别为(3.99±1.90)和(4.55±1.75)h,AUC0-t分别为(35.28±14.63)和(13.22±12.44)μg.h.L-1,AUC0-∞分别为(38.05±16.49)和(15.43±13.59)μg.h.L-1。2种制剂的ρmax、tmax、AUC0-t、AUC0-∞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国产西尼地平胶囊与国产上市西尼地平片剂生物不等效。 李晓光 赵荣生 张现化 佘飞 翟所迪 陈凤荣 李海燕关键词:西尼地平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54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04年 为评价华法林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对 5 4 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 ,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华法林用量为 2 .5 4± 0 .7(1~ 6 )mg/d ,治疗维持国际标准化率 (INR)在 2~ 3范围时 ,轻度出血率为 3.15 % ,经相关处理并调低INR值 ,所有出血均停止 ;无一例因严重出血而终止抗凝治疗 ;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75岁以上房颤者出血发生率增加。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 ,INR维持在 2~ 3范围可能是安全的 ;轻度出血患者经调低INR值 ,出血可以停止 ,不影响继续抗凝治疗。 葛堪忆 曾辉 佘飞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抗凝 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