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真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全切除术后应用电子喉发音的X线研究
- 1998年
- 目的:讨论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电子喉发音的X线表现,并探讨用电子喉发音的“假声门”。材料与方法:在X线吞钡透视下动态观察9例无喉者应用电子喉发音时的舌、咽、食管等部位的表现,并摄片分析。结果:发电子喉音时:(1)咽食管段水平椎体前软组织隆起、增厚明显;(2)下咽腔明显增宽;(3)舌根部与咽后壁粘膜之间形成一狭窄区;(4)该狭窄区与电子喉最佳放置部位基本在同一水平,在C2~C4之间,以C3为主。结论:在舌根部与咽后壁粘膜之间形成的狭窄区,可能是发电子喉音的“假声门”。
- 傅明黄鹤年余永真张孝通罗道天
- 关键词:电子喉喉切除术X线研究
- 无喉言语声学测试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为了解目前全喉切除患者较常用的两种无喉发音即气管-食管音和食管音的声学特性。方法:本研究对这两种无喉发音行声学测试,并与正常喉音进行对比。结果:气管-食管音的基本声学特性即音高、音强、音时、音色等均接近正常喉音,较食管音为优。结论:气管-食管音较食管音为优。
- 赵霞余永真吴学愚
- 关键词:全喉切除声学特性
- 单侧声门固定喉肌电图鉴别诊断
- 1992年
- 观察30例单侧声门固定患者喉肌电图,结果表明喉肌电图有助于声门固定鉴别诊断,神经病理肌电反应提示喉运动神经损伤,正常肌电反应表示病变可能属环构关节损伤。喉肌电图并证实了临床喉镜判断,故可根据构状软骨运动情况进行声门固定初步鉴别诊断。
- 徐洁洁余永真王鹏万
- 关键词:声带麻痹喉肌电图
- 发声时喉部CT扫描的影象观察
- 1993年
- 本文应用CT扫描观察8名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呼吸,发声及不同音高时声带及喉腔的变化,结果说明:(1)发低音及高音时,声带均拉长,发高音时声带拉长主要在膜性部;(2)发声时声门膜性部呈梭形缝隙,高音小于低音,软骨部间距离,高半较小于低音,但软骨部杓突间缝隙变化较多,发同一音高时二者缝隙也不一致。(2)平均呼吸及发声时声门下直径均大于横径,发声时(低音和高音)直横径增加,而高音时直径变化更大。(4)发声时杓状软骨活动各人不尽相同,声带拉长依靠多种因素。
- 余永真邹明舜等
- 关键词:发声CT扫描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及肌电图观察被引量:1
- 1993年
- 面瘫属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 Bell's 面神经麻痹,它是由于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炎症所致的面肌瘫痪,其发病诱因和受凉、吹风、劳累、感冒等有关。一般经积极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也有因病损较重、延误治疗而留有后遗症的,影响外观及功能。我科近年来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用现代电生理技术(肌电仪)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 滕松茂褚文浩余永真
- 关键词:针刺疗法面神经麻痹肌电图
- 喉全切除术后电子喉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为评价无喉者应用电子喉的效果,测量电子喉最佳放置部位,探讨对电子喉音进行声学测试及计算机声学分析,对32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国产“蝴蝶牌”DZH-AI颈型电子喉进行了言语重建的应用研究。对电子喉放置部位的研究表明:最佳放置部位在颈侧下颌骨下方,放置部位中心点距下颌骨缘的垂直距离为2.93±0.51cm,由垂足至下颌角长度为3.78±0.60cm。对电子喉言语(ELS)的评价及声学测试表明:应用电子喉后的言语可懂度及可接受度均较应用前明显提高(P<0.001);ELS具有频率、强度及声时等基本声学特性,所用电子喉具有一定的频率、强度变化。计算机声学分析表明ELS的音调扰动值、频带宽度接近正常喉音(P>0.05)。ELS能为一般听者及患者家属所接受,基本能满足日常会话需要,临床效果满意。
- 傅明黄鹤年余永真张孝通
- 关键词:喉肿瘤电子喉全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