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苏萍

作品数:40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直肠
  • 13篇便秘
  • 12篇盆底
  • 11篇肛管
  • 11篇肛管直肠
  • 7篇盆底失弛缓
  • 7篇肛管直肠压力
  • 7篇肛管直肠压力...
  • 6篇术后
  • 6篇综合征
  • 6篇肛门
  • 6篇肛瘘
  • 5篇直肠内
  • 5篇直肠内脱垂
  • 5篇脱垂
  • 5篇内脱垂
  • 5篇复杂性肛瘘
  • 5篇高位复杂性肛...
  • 5篇测压
  • 5篇肠内

机构

  • 26篇南京市中医院
  • 2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0篇余苏萍
  • 19篇丁义江
  • 12篇丁曙晴
  • 8篇王业皇
  • 6篇潘世友
  • 6篇叶辉
  • 4篇邬斌
  • 4篇郑雪平
  • 4篇哈楠林
  • 3篇张金浩
  • 3篇张苏闽
  • 2篇方飞宇
  • 2篇李柏年
  • 2篇余波
  • 2篇张迪
  • 2篇倪敏
  • 2篇王小峰
  • 2篇严传强
  • 2篇张奕
  • 2篇谭妍妍

传媒

  • 6篇中国肛肠病杂...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大肠肛门病外...
  • 2篇2005年肛...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南京军医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患者肛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改变被引量:2
2001年
邬斌丁义江余苏萍丁曙晴
关键词:盆底失弛缓便秘患者
盆底痉挛综合征X线诊断(附576例分析)
2003年
为了观察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钡剂造影时的X线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对SPFS576例进行分析。SPFS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不同时期的一种征象表现,排粪造影检查可见肛直角小于90°,直肠与肛管结合部的后缘见有痉挛性半弧形凹样改变,或者肛直角静态时与力排时不变。排粪造影是诊断SPFS的首选检查方法,治疗时如合并其他征象,要相互兼治。
潘世友余波张奕程大文黄国丽丁义江王业皇叶辉余苏萍樊志敏
关键词:盆底痉挛综合征X线诊断钡剂造影
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的影响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失弛缓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肛管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 35例盆底失弛缓便秘患者分别进行生物反馈和手术治疗 ,对照治疗前后排便积分和肛管肌电活动状况。结果 :盆底失弛缓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 ,临床症状及肛管肌电活动均得到显著改善 (P <0 0 1) ,生物反馈疗法与手术方法相比 ,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邬斌丁义江丁曙晴余苏萍
关键词:盆底失弛缓便秘生物反馈疗法
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致便秘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1);2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括约肌功能长度显著缩短(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滞血亏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形成的主要病机,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能明显改善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
余苏萍哈楠林
关键词:四物汤增液汤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疗效观察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及其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及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结直肠及盆底动力学等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对48例确诊为STC的病人采用结肠切除术治疗,对其中27例伴有OOC的病人于结肠切除术同期或前期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病理检查:结肠壁内神经丛均有变性。56.3%(27/48)STC患者伴有OOC。术后随访1~5年手术有效率为93.8%。结论:STC的外科治疗应根据结肠慢传输的病变程度、分布范围及是否合并OOC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苑晓陪哈楠林田波余苏萍潘世友丁义江
关键词:便秘结肠慢传输出口梗阻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APFS或anismus)肛管直肠测压诊断的几个特异性指标以及分别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 70例anismus患者的肛管直肠测压的指标进行分析 ,并分三组进行治疗 ,中药养阴活血通便法 (A组 )、生物反馈训练法 (B组 )和耻骨直肠肌切开挂线法 (C组 ) ,治疗后统计结果。结果 anismus肛管直肠测压的特异性指标是排便弛缓反射压力梯度不能逆转 ,肛管静息压升高、括约肌功能长度增长及肛管最大收缩压下降等。治疗效果B组优于C组 ,C组优于A组。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是目前治疗anismus的首选方法。
丁曙晴丁义江余苏萍
关键词:便秘中医药疗法中医挂线疗法
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患者肛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的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对照观察了出口梗阻性便秘失弛缓型和非失弛缓型两组患者,分析其肛管直肠的神经感觉、肠壁顺应性、压力反射和影像形态以及临床症状差异。盆底失弛缓组直肠容量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肠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1),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排便时肛管压力梯度与对照组相反,呈上升趋势,两组思者排便时肛直角与肛上距均有差异(P<0.05)。临床症状表现亦不完全相同。结果表明盆底失弛缓所致便秘是一组有临床特征的征候群。
邬斌丁义江余苏萍丁曙晴
关键词:盆底失弛缓便秘
盆底肌电图与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被引量:5
1998年
对30例经排粪造影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了盆底肌电图与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结果表明:内括约肌肌电活动与肛管静息压增加相一致;MSP正常,总伴有MCP正常;MCP正常,MSP不一定正常;在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面,肌电图诊断的阳性率比排粪造影高,因此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应常规作排粪造影,盆底肌电图及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余苏萍丁义江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肌电图肛管直肠压力
直肠黏膜脱垂与直肠全层内脱垂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差异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与直肠全层内脱垂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差异.方法:对以出口梗阻性便秘为主症,排粪造影诊断为直肠内脱垂的97例患者,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直肠顺应性检查.根据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将直肠内脱垂分为直肠黏膜内脱垂68例(Ⅰ组)和直肠全层内脱垂29例(Ⅱ组).设正常对照组22例.回顾性研究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直肠顺应性.结果:直肠全层内脱垂组与直肠黏膜内脱垂组相比,直肠顺应性明显增加(阈感觉:12.2mL/mmHg±7.2mL/mmHg vs6.4mL/mmHg±3.8mL/mmHg,P<0.05;排便感:16.6mL/mmHg±15.9mL/mmHg vs4.7mL/mmHg±2.1mL/mmHg,P<0.05;最大耐受:14.9mL/mmHg±6.9mL/mmHg vs6.3mL/mmHg±1.9mL/mmHg,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降低(82.3mmHg±28.1mmHg vs136.8mmHg±30.7mmHg,P<0.01).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阴性率明显增加(58.6%vs0.0%,P<0.01).内括约肌松弛百分率明显降低(52.5%±25.1%vs66.0%±17.7%,P<0.01).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与直肠全层内脱垂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存在差异.
余苏萍丁义江叶辉潘世友丁曙晴王小峰
关键词: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直肠顺应性直肠内脱垂肛管直肠动力学
盆底肌电图和排粪造影检查在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0年
对65例临床诊断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盆底肌电图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盆底肌电图诊断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9例,排粪造影诊断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7例,盆底肌电图及排粪造影均诊断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1例。盆底肌电图诊断的敏感性为89%,排粪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86%。由此表明,应将盆底电图和排粪造影结合起来诊断耻骨直肠综合征,才能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余苏萍丁义江
关键词:综合征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