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亚丽

作品数:41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风力机
  • 13篇湍流
  • 13篇建筑
  • 10篇建筑物
  • 7篇湍流强度
  • 6篇风速
  • 5篇换热
  • 4篇点格局分析
  • 4篇建筑物群
  • 3篇对流换热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湍流特征
  • 3篇平均温度
  • 3篇自然对流
  • 3篇自然对流换热
  • 3篇微通道
  • 3篇温度
  • 3篇屋顶
  • 3篇均温
  • 3篇建筑环境

机构

  • 35篇内蒙古工业大...
  • 8篇教育部
  • 6篇山东省科学院
  • 6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1篇侯亚丽
  • 27篇汪建文
  • 13篇王鑫厅
  • 6篇王强
  • 5篇张承武
  • 5篇刘志刚
  • 4篇白叶飞
  • 3篇王秀春
  • 3篇刘芳
  • 2篇姜超
  • 2篇罗坤
  • 2篇王强
  • 2篇梁存柱
  • 2篇王炜
  • 2篇刘建江
  • 2篇张立茹
  • 2篇王强
  • 1篇王文新
  • 1篇贺玲丽
  • 1篇常英

传媒

  • 8篇太阳能学报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可再生能源
  • 3篇2006中国...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制冷学报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管道内壁面平均温度的实验测量
利用紫铜丝的电阻值与其表面温度的依变关系,实现对微管道内壁面平均温度的准确实验测量。这种电阻测温法不仅避免了传统的热电偶或热电阻接触式测量的缺点,同时为微尺度下介质换热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应用该方法对内径...
侯亚丽汪建文
关键词:微管道
风切变对风力机尾流湍流特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LES方法,对自行开发设计的100 W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在有、无风切变两种入流情况下的尾流特征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中提取了流场稳定后的x、y、z三个方向的瞬间速度、压力等参数的600个数据样本,计算得到了尾流内轴向速度和湍流强度的方均根值,分析了有、无风切变两种入流情况下风力机尾流内的时间平均轴向速度、湍流强度及涡结构等流动特征。结果表明:无风切变入流情况下,尾流内的叶尖涡、中心涡及轴向速度都呈现对称性;而风切变入流情况下,尾流内叶尖涡螺旋轨迹上面部分的螺距明显大于下面部分的螺距,呈现出了非对称性,而中心涡和轴向速度也都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且风切变入流情况下尾流内的涡传播距离更远;在y/d<6的近尾流区域内,无论入流是否存在风切变,风力机尾流膨胀现象都不很明显;在相同入流湍流强度条件下,有、无风切变入流情况下尾流内湍流强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入流风切变对尾流内湍流强度的影响较小。
侯亚丽汪建文王强王鑫厅
关键词:风切变涡结构
内燃机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3年
为优化内燃机构造与原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内燃机的相关知识。
侯亚丽于悦洋刘建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集装箱顶风力机的微观选址及功率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国际能源署Task27项目,针对置于张北风能基地的集装箱替代建筑物进行建模。利用适宜该地风资源的中性平衡大气边界层理论编制更精确的人流条件,从风加速因子、平均湍流厚度及风力机功率增大因子等新的角度分析箱顶垂直方向上的湍流特性及箱顶风力机适宜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结果表明:270.0°人流条件,箱顶1.17倍箱高高度范围为非高湍流区,且1.17~1.50倍箱高高度范围为风力机的适宜安装高度、前沿点为适宜安装位置;选定风力机的适宜安装位置为前沿点、安装高度为1.42—1.52倍箱高,且年平均风速、不同水平风向角下风力机功率增大因子最大可达54.5%,可为建筑屋顶风力机的微观选址提供参考。
王强汪建文侯亚丽
关键词:风力机集装箱
城市建筑环境中阵风特征的实验研究
2023年
针对缺乏城市建筑环境内风场阵风特征相关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建筑群内风场特征开展了为期12个月的现场实验测量,获取了建筑顶面0.86m高度上6个测点上的阵风因子、阵风幅度及过剩能量含量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了建筑环境内风场的阵风特征,结果表明:6个测点上的阵风因子都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除了距离建筑顶面高度较低的A1测点外,其他测点阵风因子大部分都大于1.4(IEC标准),IEC标准中的阵风模型将低估建筑顶面的阵风因子;6个测点在实验期间未出现或极少出现振幅大于9.8 m/s的极端阵风活动;6个测点的过剩能量含量均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在距离建筑顶面高度越大或适当远离建筑边缘的地方,过剩能量含量均会增大,将风力机安装在这些地方都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过剩能量。以上所得结果可为适合于城市建筑风场特征的新阵风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李荣阳侯亚丽栗广浩汪建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风力机
微管内层流流动的粘性耗散的研究
本文对直径为19.9和44.2μm的硅管内超纯水层流流动时粘性耗散效应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成像仪实现了对微管外壁温度分布的可视化准确测量.Re数的范围在0~1000之间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上两种尺寸微管内的粘性耗散作用...
赵耀华侯亚丽张承武刘志刚
关键词:粘性耗散温度测量红外成像
周边建筑对目标建筑顶面风力机微观选址的影响
2023年
为分析周边建筑物对目标建筑物顶面风流场特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宿舍为目标建筑物,并以其为中心,分别对五种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周边建筑物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盛行和非盛行风向下五种几何模型中目标建筑物顶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所考虑周边建筑物的范围尺寸对目标建筑物顶面风场特征影响较大,随着考虑周边建筑物范围尺寸的扩大,目标建筑物顶面的减速现象越明显,且强湍流区域越大。由于不同尺寸范围内周边建筑形态、布局、高度等差异,仅考虑盛行风向不能准确判断目标建筑周围风场特征,需根据周边建筑的结构和分布特征对多个风向情况进行分析。
侯亚丽李荣阳吕爱静栗广浩汪建文
关键词:周边建筑物风速湍流强度
微细长竖圆柱外侧的自然对流换热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焦耳加热法对直径分别为39.9mm~350.1mm的微细紫铜丝在空气中垂直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的Nu)进行了测量,并将实验值与前人所总结的多个准则方程式的计算值相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准则方程式的计算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差距随着细丝直径的减小而减小;所有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均存在偏差,随着细丝直径的减小偏差增大,最大偏差达到了50%;随着微细长竖圆柱直径的减小,细长圆柱表面换热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尺寸的微米化,使得微细长竖圆柱的边缘效应加强,贴壁层变薄,从而使换热得到强化。
侯亚丽汪建文刘志刚
关键词:自然对流换热努塞尔数
平顶建筑物顶面风力机安装位置和高度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CFD方法,对放置于某风场的长方形平顶建筑物(长×宽×高=12.4 m×2.4 m×3.1 m)顶面的风资源特征进行模拟计算,计算中同时考虑中性大气边界层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分析4个不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顶面15个参考位置的风速增大系数和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屋顶风力机的适合安装位置和高度。结果表明:平顶建筑物顶面安装风力机时其安装高度至少要达到1.3H(H为建筑物高度),以避开强湍流区域;在高于建筑物顶面0.5H高度后,建筑物顶面各位置出现风速增大现象,而当高于建筑物顶面2.0H后,风速增大系数趋于定值;当风力机安装高度高于建筑物顶面0.5H^2.0H时,长方形平顶建筑物顶面15个参考位置均可安装风力机。
侯亚丽汪建文王强王鑫厅
关键词:建筑物风力机CFD湍流强度
微通道内流体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近几年来,微尺度条件下的传热和传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青睐,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关微尺度下的流动和换热机理的认识仍然极不充分,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甚至相互矛盾。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以揭示微通道内...
侯亚丽
关键词:换热特性流体流动微通道换热机理流动特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