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燕
- 作品数:47 被引量:107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被引量:4
- 2013年
- 德新油2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47A与黄籽双低恢复系20137配制成功的杂交组合。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长江下游区域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 侯剑侯燕何惠平
- 关键词: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 用核三系油菜F2代分离选育同质临保及纯合不育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核三系油菜F2代种子分离选择同质临保及纯合不育系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没有核三系亲本(即临保系和纯合不育系)育种材料的基础上,直接选择其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等综合经济性状好的杂交品种(组合)套袋自...
- 侯剑侯燕侯国佐
- 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 2012年
- 为选育具有强优势的油菜优良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1999年春以沪优15为母本、双低抗病材料885为父本进行有性人工杂交,其杂交后代经F1~F4代分离定向选择,于2002年春成功选育强优势优良恢复系HF15。以恢复系组配的杂交油菜新组合普遍表现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熟期适中,长势强,整齐度好,抗倒、抗寒、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且大多数组合表现株高适中,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着果密,角果粗,千粒重大等生产上受欢迎的理想株型结构。用该恢复系组配成功的杂交组合DH0815、先油杂2号(区试代号神油2715)、德新油18(区试代号H1915)、盛油15(区试代号H3115)、盛油915(区试代号H0915)等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分别通过江西省、贵州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侯燕侯国佐
- 关键词:恢复系选育
- 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HF16-1400R的选育及应用
- 2013年
-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 何惠萍侯燕侯国佐侯剑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恢复系配合力选育
- 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先油杂2号的选育被引量:7
- 2008年
- 先油杂2号是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47A与双低恢复系HF15配制的杂交组合,在贵州两年的区试中,种子含油率44.55%,芥酸含量0.5%,硫甙含量20.62μmol/g.饼,种子蛋白质含量21.2%,两年平均产量为174.44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4.01%。
- 侯国佐侯燕余显权侯剑曾章丽陈立杰
- 关键词: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选育
- 高油分杂交油菜油研924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被引量:2
- 2015年
- 强优势杂交油菜油研924系贵州省油菜所选育,于2011-2013年度参加全国冬油菜品种长江中游组区域试验,在长江中游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9.73kg/667m2和84.29kg/667m2,比同组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ck1)(下同)分别增产5.22%和13.4%,比中油杂2号(ck2)(下同)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10.06%和23.68%。两年平均含油率为46.63%,生产试验含油量达49.21%;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20.27μmol/g·饼。国家区试汇总资料总体评价为产油量高,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
- 朱文秀何惠平侯剑侯燕
- 关键词:高油分
- 杂交油菜制种中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 Ⅵ.蜜蜂放养对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在油菜制种区放养有36桶(群)蜜蜂的情况下,距蜂群850m到150m的范围内比2000m的有效角率增加4.5%~20.2%,增加1.1~1.49倍;角粒数增加1.14~10.36粒,增加1.1~1.95倍;结实系数增加1.01~8.58,增加1.22~2.9倍;产量增加3.35~38.8kg/667m^2,增产7.91%~91.7%。结果表明,在制种区内放养蜜蜂能有效的提高制种母本的有效角率和角粒数,提高制种产量。
- 侯燕侯剑韩宏仕杨雩东
- 关键词:母本结实率制种产量
- 影响近红外对油菜种子品质分析的几个因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为了研究样品本身的因素。[方法]通过试验及人为制造油菜种子异样,并通过其与正常样品的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比对,探讨样品量、含水量、发霉率、芽粒率以及成熟度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样品量、含水量、发霉率、芽粒率以及成熟度对近红外品质测定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在用近红进行正常的品质分析时,应尽量做到待测样品在样品量、含水量、净度、成熟度等方面与定标样品保持一致。
- 朱文秀白俊霞邹芳曾章丽侯燕
- 关键词:近红外油菜种子
-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表现及高油分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Ⅴ.育成品种高油分高蛋白含量的表现及年度间变化被引量:6
- 2008年
- 7个油研系列杂交油菜品种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相同环境栽培条件下种植,其平均含油率、种子蛋白含量、油分蛋白总量分别达44.82%~48.99%、22.97%~24.66%和68.24%~71.96%,但年度间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其变化的差异较大,同品种不同年度环境其相应性状的差值分别达5.0%~7.98%、4.75%~9.04%和0.33%~2.98%,变异系数分别为5.13%~8.34%、6.09%~19.26%和0.24%~2.08%,以油分蛋白总量差异最小,种子蛋白含量差异最大。油研9号、10号、11号和油研1220在高海拔较冷凉环境下表现出的含油量较高,达50.03%~52.2%;4个品种的油分蛋白总量2年平均在71.31%~71.96%。
- 侯国佐侯剑侯燕
- 关键词:含油率
-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农华油101的丰产稳定性被引量:8
- 2009年
-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长江下游A组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区试资料农华油101的高稳系数,两年分别达到84.92%和90.13%,分别排在第1位,由此可以看出农华油101是一个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杂交油菜品种,并且该组合含油率较高,在两年区试中,含油率平均达46.15%,比对照秦优七号高1.06%,产油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7.86%。
- 侯燕
- 关键词:高稳系数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