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柳敏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实验诊断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建立及实践
- 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诊断学》实验诊断学部份实验课教学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通过实验诊断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建立和实践,改善实验诊断知识结构,传授分子生物学中与临床检验诊断关系密切的技术为主,突出重点,紧密联系临床,激发学生...
- 涂海健俞柳敏董思东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917株多重耐药菌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解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布及耐药特点,采用VITERK2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和K-B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27日临床科室送检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认定为多重耐药菌株进行病原菌耐药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占所检出病原菌的19.99%(1 917/9 590),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占73.28%(96/131)、革兰阴性菌则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64.70%(603/932);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分别达到84.65%(215/254)和73.30%(442/60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占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11.81%(30/25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高达91.10%(133/146)、94.86%(166/175),表现为强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的屎肠球菌、粪球菌分别占多重耐药肠球菌的45.87%(50/109),25.69%(28/109),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出率相对低,为2.06%,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100%的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检出率分别为30.65%(422/1 377)和64.60%(208/32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诱导克林霉素耐药高(P<0.05),未发现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临床科室均检出多重耐药菌,其中检出最多前五位分别为重症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儿科、小儿外科。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检出较为普遍,提示该院可能存在多重耐菌的播散,应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感染得到遏制。
- 涂海健林群英陈淑娟许光辉俞柳敏林华
- 关键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多重耐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了解莆田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和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技术对345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和细胞学检测;同时用基因序列测定检证HybrMax技术的可靠性;对LCT结果为HSIL及以上细胞学异常的患者161例在阴道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表明,莆田地区女性患者感染HPV阳性率为40.6%,且HPV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宫颈病变各组之间高危HPV感染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6.040,P=0.003<0.01),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涂海健李励军陈智伟俞柳敏张艳艳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宫颈病变基因序列测定
- 莆田市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产前诊断
- 2023年
- 目的了解莆田市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分布特征和突变类型,为地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3590例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婚前、孕前和产前地贫筛检者进行常规地贫基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表型不符的可疑患者进行基因高通量测序,对于同型地贫基因携带夫妇于孕中期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研究对象携带地贫基因检出率为48.1%(1633/3590),检出携带α地贫基因居多(62.5%,1064例),以--^(SEA)/αα(74.7%)携带为主;153例常规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表型不符的可疑患者中检出1例常见基因型、13例罕见地贫变异基因型(6种型别)和7例异常血红蛋白变异(5种型别);2例新发现变异型均为小细胞性贫血,罕见变异基因型别中α珠蛋白三联体αααanti4.2占比最高(30.0%);异常血红蛋白变异型别中Hb Q-Thailand占比最高(15.0%)。同型地贫携带夫妇中孕中期接受产前诊断的占75.2%(82/109),地贫携带胎儿51例,8例重度地贫胎儿有7例终止妊娠。结论莆田市育龄人群以α地贫基因居多,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育龄人群地贫筛查和产前诊断,可有效降低地贫漏筛风险。
- 张黎仙俞柳敏张祖程曾丽娜林华林堃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产前诊断育龄夫妇高通量测序
- 福建省莆田市11 924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亚型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福建省莆田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基因亚型及年龄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早筛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1924例门诊、住院和体检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样本HPV 27种基因亚型,分析不同年龄段HPV的感染状况、高危型和低危型分布情况、单一感染、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的情况。结果11924份标本中,2667份检查出感染HPV,感染率达22.37%。其中≤20岁患者的为51.95%,61~70岁患者的为29.38%。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0.85,P<0.01)。2667例感染者中,单一感染1993例,双重感染501例。此外,检出HPV感染基因3580次,其中高危型检出频数为2643次(73.81%),居前三位的高危型依次为HPV-52、HPV-53和HPV-58。结论福建省莆田市就诊女性HPV感染率达22.37%,且每个年龄段高危型的检出率均高于低危型。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推广多价HPV疫苗,加强青年和中老年女性的HPV定期筛查和科普宣传,对于宫颈癌预防和早诊具有重要作用。
- 陈展飞张文娟俞柳敏张秋燕张如婧林华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流式荧光杂交法基因亚型女性
- 高危型及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我院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中的感染情况,以探讨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LCT)143例女性患者,进行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LRHPV6、11)、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16、18、31、33、45、52、56、58)和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 143例标本中高危型与低危型HPV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30.8%和11.2%。HRHPV感染阳性率从NILM、ASCUS、LSIL、HSIL依次增高。ASCUS组与NILM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P=0.019);LSIL、HSIL组分别与ASCUS组阳性率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10.725,P=0.01<0.05)。NILM组HRHPV感染病毒载量低于其它三组。结论我院宫颈病变患者中HRHPV感染的阳性率高于LRHPV感染,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RHPV阳性率逐渐增高。HRHPV感染及所带的高病毒载量可导致宫颈病变,但与宫颈病变程度不相关。
- 涂海健李励军谢志勇俞柳敏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荧光定量PCR
- 人乳头状瘤病毒58型L1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莆田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58型L1基因结构特点和变异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进行HPV基因分型,随机选4例HPV58型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克隆测序;进一步用DNAstar,clustalx2.0和Mega5.0软件对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布的其他国家及国内的32株HPV58型病毒株L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建立同源性矩阵并分析,同时进行进化树构建。结果4株HPV58型病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98%;1986年法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86%,氨基酸同源性为84%~89%;1987年英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3%~54%,氨基酸同源性为39%~42%;国内2010年香港分离株、2004年江苏分离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2%~99%。从构建系统进化树图可以看出,4株本地区HPV58型病毒株分别与上海和香港EV999963、DQ057326、HM639611病毒株基因背景最紧密。结论本地区HPV58型L1基因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 涂海健俞柳敏李励军陈智伟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同源性基因序列
- 基于PDANPs和T4 PNK、λexo生物传感技术建立
- 2020年
- 为找到一种快速灵敏检测miRNA-199的方法,分析纳米材料PDANPs表征,构建基于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Ps)和T4多聚核苷酸激酶(T4 PNK)、λ核酸外切酶(λexo)的新型纳米生物传感技术检测miRNA-199平台,对影响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其线性范围和检测限;与茎环引物设计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合成PDANPs直径300.0±31.7 nm,表面含有丰富的π电子;反应体系荧光强度与miRNA-199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F=65.183 lg C+157.3、R 2=0.973;线性范围为10 pmol/mL^100 nmol/mL;检出限值为4.62 pmol/mL;与荧光定量PCR法比对结果偏倚为-0.22105 pmol/mL。结果表明,基于PDANPs和T4 PNK、λexo新型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可用于miRNA-199检测。
- 涂海健赵成飞姜玉才林堃俞柳敏黄亚雨
- 多色彩可视化半定量检测方法用于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的快速监测(英文)
- 2021年
- 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对于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疗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抗体检测采用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定性检测,但该方法仅表现出一种颜色变化,无法实现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本文采用特异性刻蚀金纳米棒(Au NRs)的方法,实现了SARS-CoV-2抗体多色彩可视化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首先,将SARS-CoV-2重组抗原固定在96孔酶标板上;随后,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酶标抗体与待测抗体结合,形成抗原-待测抗体-酶标抗体的复合三明治结构,且酶标抗体与待测抗体浓度呈正相关;由于酶标抗体可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TMB^(2+),而TMB^(2+)可选择性刻蚀Au NRs,使得溶液产生丰富多彩的颜色,即可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实现SARS-CoV-2抗体浓度半定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对SARS-CoV-2IgM抗体在5.00~200IU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9IU,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上述方法成功用于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SARS-CoV-2IgM抗体浓度半定量快速检测.
- 陈仲辉李金秋林伟俞柳敏涂海健陈宇蔡宗苇林振宇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 实验诊断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建立及实践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诊断学己成为实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诊断学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把学科发展中的新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移植到教学实验。为此,我们对临床医学本科实验诊断学实验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同时为今后开展《分子诊断学》这门学科的实验教学积累经验.
- 涂海健俞柳敏董思东
-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临床医学本科分子诊断聚合酶链反应医学检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