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科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炎症
  • 4篇气道
  • 3篇道炎症
  • 3篇气道炎症
  • 3篇RSV
  • 2篇咽部
  • 2篇气道高反应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菌群
  • 2篇抗生素
  • 1篇滴度
  • 1篇型别
  • 1篇咽部菌群
  • 1篇炎症细胞
  • 1篇应用抗生素
  • 1篇气道反应
  • 1篇全基因组
  • 1篇藜芦
  • 1篇细胞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倪科
  • 4篇邓昱
  • 4篇刘恩梅
  • 4篇臧娜
  • 3篇王莉佳
  • 3篇罗艳
  • 2篇谢晓虹
  • 2篇李思敏
  • 1篇谢晓红
  • 1篇任洛
  • 1篇罗征秀
  • 1篇付扬喜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生素致咽部菌群失调对RSV感染后气道反应的影响
第一部分抗生素致咽部菌群失调对RSV感染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咽部菌群失调对RSV感染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3周龄雌性BALB/c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R...
倪科
关键词:抗生素菌群失调气道反应炎症细胞
文献传递
卡介苗新生期接种促进分泌的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新生期接种卡介苗(balillus calmette-guerin,BCG)诱导的IFN-Y对实验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的作用及其与IL-...
罗艳刘恩梅邓昱臧娜倪科李思敏
白藜芦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所致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组、白藜芦醇雾化组,每组8只。环磷酰胺处理5 d后,给予RSV滴鼻建立RSV感染模型,并在RSV感染1 h后给予白藜芦醇30 mg/(kg.d)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5 d后检测小鼠清醒状态下气道阻力,处死小鼠研究肺部RSV病毒滴度、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肺部病理组织炎症及评分。结果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干预组肺部RSV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RSV感染组(P<0.01),BALF中细胞总数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5),而白藜芦醇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1),白藜芦醇干预组清醒状态小鼠气道高反应(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12.5~50.0 mg/ml时)较单纯RSV感染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均能够减轻RSV诱发的肺部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SV感染后肺部病毒滴度,减少RSV在体内的复制。
臧娜谢晓虹邓昱李思敏倪科罗艳王莉佳刘恩梅
关键词:白藜芦醇RSV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
应用抗生素清除咽部菌群对RSV感染后小鼠肺部CD11c^+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引起的咽部优势菌群清除对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以及对肺部CD11c+细胞状态的影响。方法 3周龄雌性Balb/c随机分入空白对照组、RSV感染组和RSV感染后口服头孢哌酮组。7 d后检测口服头孢哌酮对咽部优势菌群的清除作用,并对各组小鼠进行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分类计数、病理切片HE染色及气道高反应性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肺部CD11c+细胞MHC-II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结果 1)正常小鼠咽部优势菌群为链球菌,RSV感染未影响咽部优势菌群的改变,口服头孢哌酮可有效清除链球菌;2)RSV感染后急性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明显增多[(13.20±1.72)×105 vs(6.17±0.28)×105 cells/ml,P<0.05],肺部病理损伤加重,气道高反应性轻微上升,肺部CD11c+细胞上MHC-II表达较空白对照明显上调(平均荧光强度:14 205±1 519 vs 9 707±1 140,P<0.05);头孢哌酮致咽部优势菌的清除未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D11c+细胞的成熟,表现为单个细胞表面MHC-II表达水平较单独感染RSV组降低,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 Balb/c小鼠感染RSV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导致咽部优势菌被清除,可能减少抗原对肺部CD11c+细胞刺激,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CD11c+细胞的成熟。
倪科臧娜谢晓红邓昱李思敏罗艳王莉佳刘恩梅
关键词: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
腺病毒引起的重症呼吸道感染分析
:探讨引起重庆地区重症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hAdV)型别及是否存在变异.方法:对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患儿1780例进行分析.重症呼吸感染被定义为并发呼吸衰竭(有异常血气分析,氧饱和度<90%)或中毒性脑病....
倪科罗征秀刘恩梅周利利宋燕何琳俐邓昱谢晓虹王莉佳罗健符州
关键词:儿童患者腺病毒
腺病毒7d基因型与7b基因型全基因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解重庆地区流行的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7,HAdV-7)基因型型别,从全基因组水平探讨HAdV-7b和HAdV-7d可能的致病性差异,收集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培养,提取DNA后进行HAdV-7基因型别鉴定、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再利用MEGA6比较分析。本研究在2009年6月~2013年1月间共收集4334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标本,随机选取2411份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有164份(164/2411,6.8%)鼻咽抽吸物HAdV阳性,其中HAdV-7 87例。限制性酶切分析显示,随机挑选的3株HAdV-7分离株均为HAdV-7d。CQ1198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其他HAdV-7全基因组构建进化树,结果发现16株中国地区的HAdV-7为HAdV-7d基因型,且上述16株HAdV-7与7d2的同源性为99.9%,与7b的同源性为98.2%。相较于ak40株(HAdV-7b),CQ1198共有49处核苷酸替换,其中20处可导致非同义替换;4处核苷酸插入,其中24bp和18bp 2个片段插入分别位于病毒相关RNAⅡ(Virus-associated RNAⅡ,VA RNAⅡ)和L3的pⅥ区域。HAdV-7可有多个基因型致病,且一直处于进化过程中,其主要流行基因型由HAdV-7b变为HAdV-7d。应加强对HAdV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明确其进化规律,为HAdV疫苗研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任洛付扬喜郑首燕王鹂鹂倪科王莉佳臧娜谢晓虹邓昱刘恩梅
关键词:腺病毒全基因组进化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