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安祖

作品数:28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9篇冶金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焦炭
  • 10篇沥青
  • 10篇高炉
  • 9篇道路沥青
  • 6篇煤沥青
  • 5篇焦炭质量
  • 5篇改质
  • 4篇橡胶
  • 4篇矿物质
  • 3篇齐聚反应
  • 3篇强酸
  • 3篇炼焦
  • 3篇炼铁
  • 3篇固体超强酸
  • 3篇官能团
  • 3篇高炉炼铁
  • 3篇高炉冶炼
  • 3篇超强酸
  • 2篇对焦
  • 2篇冶金焦

机构

  • 18篇华东冶金学院
  • 11篇南京化工大学
  • 8篇上海应用技术...
  • 5篇安徽工业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化工公司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8篇冯安祖
  • 14篇金鸣林
  • 12篇史美仁
  • 11篇杨俊和
  • 4篇杜鹤桂
  • 4篇钱湛芬
  • 4篇胡宾生
  • 3篇房永征
  • 3篇张初永
  • 3篇陈新桂
  • 3篇李应海
  • 2篇余亮
  • 2篇张群
  • 1篇朱静
  • 1篇吴信慈
  • 1篇余亮
  • 1篇姚伯元

传媒

  • 8篇煤炭转化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钢铁
  • 3篇南京化工大学...
  • 2篇冶金能源
  • 2篇燃料与化工
  • 2篇’94第四届...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炼铁
  • 1篇1997中国...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物质催化指数与焦炭反应性关系被引量:59
2001年
研究了矿物质 (氧化物 )以添加和吸附两种方式负载到焦炭中 ,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作用规律 ,建立了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MCI) ,提出了煤的 Vd 和 MCI是决定焦炭溶损反应性的两个独立变量 。
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矿物质高炉
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的老化特征被引量:3
1999年
研究了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在加速热老化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建立了粘度与温度及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式,与石油道路沥青相比,前者的耐老化性要比后者稳定,胶体结构也由溶-凝胶型转变为凝胶型。
金鸣林冯安祖史美仁陈新桂张初永李应海夏洪波朱静魏林
关键词:煤沥青橡胶改性道路沥青
宝钢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Ⅱ.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4
2002年
在总结国内外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GMDH方法 ,以大量SCO(SimulatedCokeOven)炉炼焦试验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适用于宝钢的SCO炉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再校正到生产焦炉。实践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生产焦炭质量 ,指导宝钢炼焦配煤生产。预测平均偏差DI1 501 5为 0 1 6 % ,CRI 0 65 % ,CSR 0 82 %。
张群吴信慈冯安祖史美仁
关键词:配煤焦炭CRICSR炼焦
煤沥青筑路油受氢改质被引量:6
2000年
研究了煤沥青在供氢剂 (再生橡胶 )的作用下 ,族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受氢改质机理。利用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等手段 ,计算得到了煤沥青、溶剂油以及改质筑路油等的平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 :与空白样对比 ,加入再生橡胶使得筑路油中沥青质含量由 4 5 0 %增加到 61 5 %,软沥青由 2 7 0 %降低到 1 4 4%,不溶物由 2 8 0 %降低到 2 4 1 %。对比橡胶和筑路油族组成的1H -NMR谱图可发现 ,在化学位移δ =5 5和 5 3处均有H质子峰出现 ,表明橡胶参与了改质反应 ,形成了新的沥青质。橡胶在改质过程中作为供氢媒介参与筑路油的热解反应 ,正是煤沥青的受氢作用改善了筑路油的质量。
金鸣林史美仁冯安祖钱湛芬
关键词:煤沥青供氢剂道路沥青改性
宝钢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Ⅰ.影响焦炭热性质的因素被引量:42
2002年
根据 19种单种煤和 6 4个配煤方案在模拟焦炉 (SCO炉 )上的试验 ,研究了原料煤性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中的无机组分对焦炭的热性质影响也较大 ,矿物质催化指数MCI与焦炭的热性质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配合煤的煤质指标中 Vd、Ad、Std 具有较好的加和性 ,G、lgMF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加和性 ,Y值、奥亚膨胀度(全膨胀a+b) 的实测值高于其加和值。
张群吴信慈冯安祖史美仁
关键词:焦炭CRICSR配煤
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0
1999年
从研究方法、煤中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高炉内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等几方面综述了有关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取得的一些成果。提出了在中国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
关键词:矿物质焦炭热性质高炉
冶金焦在高炉内微观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6
2000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和图象分析系统等分析方法研究了 2 5 0 0 m3高炉的入炉焦和风口焦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焦炭在高炉内气孔增多增大且形状更加不规则 ,气孔壁光学组织变化不大 ,气孔壁材料的有序化度明显增大。
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
关键词:冶金焦微观结构光学组织微晶高炉
梅山冶金公司焦炭质量的优化选择
1995年
以梅山冶金公司563天的正常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式识别等一系列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找出了焦炭质量与高炉冶炼的关系和装炉煤质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并对炼焦配煤方案进行了探索.
胡宾生冯安祖余亮李燃楚
关键词:焦炭高炉焦比
胜利100B和韩国70道路沥青的热老化过程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等技术考察了胜利 10 0B和韩国 70两种道路沥青热老化后族组成、羰基与亚砜官能团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虽然韩国 70沥青的延展性好于胜利沥青 ,但其耐老化性并不好。依据试验数据认为道路沥青的老化是沥青本身缓慢的自氧化过程。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 ,最终转化成含羰基与亚砜官能团的组分 ,氧化反应符合游离基链反应历程。氧化促使沥青中含极性官能团组分之间的缔合与缩合 ,形成新的沥青质组分 ,使沥青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性能变差。
金鸣林史美仁冯安祖钱湛芬
关键词:沥青热老化
以煤沥青为原料制取高质量筑路油被引量:7
1999年
用添加橡胶、抗氧化剂和溶剂油等方法,优选出了以煤沥青为原料生产高质量橡胶改质筑路油的工艺条件和配方,工业试产表明,改质筑路油不仅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低。
金鸣林姚伯元冯安祖陈新桂张初永李应海史美仁
关键词:煤沥青橡胶溶剂油道路沥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