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蕙
-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核酸适配体快速可视化检测大田软海绵酸被引量:6
- 2021年
- 基于核酸适配体对大田软海绵酸(OA)的特异性靶向功能及核酸适配体对纳米金(AuNPs)聚集特性的影响,构建了以未修饰的核酸适配体为检测探针的定量可视化检测体系。通过分子对接,阐明了所用适配体的活性口袋结构及关键结合位点碱基序列。加入目标物OA后,适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AuNPs失去吸附的适配体而在盐的作用下聚集变色。对NaCl浓度、核酸适配体浓度、Mg^(2+)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15 min即可快速检出OA,体系吸光度比值(A_(650)/A_(520))与OA浓度在0~1.4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y=0.5073x+0.2024,R^(2)=0.993),检出限(LOD)为35 pg/mL(S/N=3)。方法可作为高通量筛查OA样品的快速检测方法。
- 潘成朱芯蔚杨妍汪宏钊刘佳蕙陈浣董益阳
- 关键词:适配体分子对接
- 基于COI基因的丝网印刷电极生物传感器应用于肉品鉴别技术研究
- 2019年
- 为了实现快速便捷鉴别混合肉的目的,尝试以动物线粒体COI基因为识别元件,以一次性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为器件,搭建鉴别猪肉和牛肉混合二元物的传感平台,并评价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商业应用前景。结果显示,生牛肉和生猪肉靶标序列在10-13~10-5mol/L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牛肉鉴别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136,猪肉鉴别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74,检测限分别为5.048×10-14和3.491×10-14mol/L;另设计模拟生猪肉/牛肉混合二元物掺假实验,当混合生肉量为50 ng时,活性染料亚甲基蓝的电信号值更加稳定,对混合二元物的识别能力几乎不受掺假比例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检测范围更广、可免去复杂的分子扩增中间实验、成本更低、操作技术更加简便化,故更加适合低比例掺假、现场快速检测要求。
- 蒋娟娟丁新怡倪俊董益阳陈浣闻红刘佳蕙
- 关键词:线粒体COI基因
- 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荧光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类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应运而生.荧光碳量子点(carbon dots)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的抗光漂白能力、长荧光寿命和宽荧光光谱区域,在生物成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点关注近年来碳量子点在合成、生物成像以及生物安全性方面的进展,对开发成更安全和更灵敏的碳量子点探针进行了探讨.
- 刘佳蕙黄旭泽董益阳
- 关键词:荧光探针生物成像
- 单壁、双壁及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研究
- 目的近些年,典型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毒性和毒性机理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前认为碳纳米管引起细胞毒性的机理主要包括:影响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引起氧化应激和降低细胞粘附性等。对不同层数的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的比较的研究还...
- 刘佳蕙王竞聂海瑜杨胜韬袁媛王海芳刘元方
- 关键词:碳纳米管细胞毒性氧化应激
- 硒化银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稳定性和代谢
- [目的]纳米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行为决定了其生物效应和毒性。虽然存在大量有关纳米材料生物分布的数据,但是对于纳米材料在体内的代谢知之甚少。硒化银量子点(Ag2Se QDs)作为一种新型近红外Ⅱ区纳米荧光...
- 唐欢杨胜韬柯达明刘佳蕙杨毅凡陈兴王海芳刘元方
- 关键词:降解代谢
- 非胶组分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影响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2年
- 天然橡胶中存在约3 wt%~7 wt%的非胶组分,这些非胶组分中的蛋白质、磷脂及金属离子通过氢键/离子键等弱价键将天然橡胶的线性分子链结构连接成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进而使天然橡胶具有应变诱导结晶、切变模量自恢复性以及与金属良好的粘接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轮胎、工程轮胎、坦克负重轮、空气弹簧等极端服役工况领域,至今不可被合成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简称异戊橡胶)所替代。本文首次以非胶组分对于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的构建以及结构对于性能的影响关系为主线,概述了非胶组分的种类、含量及检测方法,总结了非胶组分在形成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阐明了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与优异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鲍柯旭傅镕臻韩冬礼李瑞昀邬一凡董益阳刘佳蕙张继川
- 关键词:天然橡胶蛋白质磷脂
- 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微流体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鉴于我国在贝类毒素检测方面相对薄弱的现状,将微流体免疫芯片技术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相结合来检测贝类毒素,旨在探索一种快速、高效、低耗以及灵敏的检测手段以弥补方法缺陷。选择研究最为广泛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STX)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酶联免疫反应(ELISA)为原理的石房蛤毒素检测试剂盒在微流体免疫芯片-化学发光检测平台进行实验,绘制出STX标准曲线并计算出检测限。首先在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被抗体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对底物流速和底物溶液的稀释倍数等进行优化,最后对市场上的贝类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TX的检测限为0.005675 ng/m L,而传统方法的检测限为5 ng/m L,表明应用微流体芯片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灵敏度。
- 赵涵孙帅董益阳王斌刘佳蕙刘佳蕙
- 关键词:化学发光麻痹性贝类毒素
- 氧化石墨烯包封的酵母细胞对镉离子的吸附作用
- 2023年
- 采用逐层(LBL)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O)包封在酵母细胞(Yeast)表面(Yeast@GO),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Yeast@GO与Yeast的生长曲线测试结果表明,GO的包封并未对Yeast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将Yeast的延滞期缩短了1/3。不同浓度的Cd^(2+)对Yeast和Yeast@GO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采用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SC-ICP-MS)技术检测了单个Yeast和Yeast@GO细胞对不同浓度Cd^(2+)的吸附能力,发现两种酵母细胞对Cd^(2+)均有吸附作用,并且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升高,酵母细胞吸附的Cd^(2+)增多;在相同的Cd^(2+)浓度下,Yeast@GO比Yeast吸附更多的Cd^(2+)。
- 刘园刘素素李璋龙陈嘉程宋海红喻长远刘佳蕙王诗卉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酵母细胞
- 高亮度碳量子点在细胞内的标记
- 碳量子点(carbon-dots, C-Dots)是一类以碳为核心的,由于碳核表面缺陷造成的势垒,而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C-Dot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可用于体内长期示踪研究;CDots具有高抗光漂白...
- 刘佳蕙高海迪董益阳
- 关键词:细胞成像双光子激发荧光标记
- 文献传递
-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镉离子之辩被引量:2
- 2015年
-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卓越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故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镉离子的释放在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 刘佳蕙苏敏孙可欣董益阳
- 关键词:量子点细胞毒性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