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少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2
供职机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女性
  • 2篇护理
  • 2篇MRI
  • 2篇成像
  • 1篇低场
  • 1篇低场MRI
  • 1篇动脉
  • 1篇心理特点
  • 1篇性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病变
  • 1篇右下腹
  • 1篇预后
  • 1篇早期筛查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机构

  • 10篇仙桃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刘少欣
  • 2篇廖友芝
  • 1篇陈鹏
  • 1篇高焕新
  • 1篇刘开华
  • 1篇刘开华
  • 1篇王璞

传媒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行MRI扫描过程中,由于扫描时间较长,扫描噪声较大,扫描室相对封闭,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恐惧感。若需进一步增强扫描,由于患者的暗示心理,对自身及疾病过分关注,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此时静脉注入对比剂...
廖友芝刘少欣
关键词: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心理心理护理护理方法
文献传递
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大咯血近期疗效。方法:1998年3月至2003年10月对23例大咯血病人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药物灌注及栓塞,对患者进行一个月至三年随访作出疗效评估。
刘少欣刘开华
文献传递
脑梗塞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CT及MRI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脑梗塞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CT及MRI诊断,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及不同发病时间两种检测方式符合率差异。结果84例患者MRI总检出78例,占92.9%,显著高于CT检测符合率66.7%,MRI对缺血性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检出率分别为93.1%、97.2%显著高于CT的65.5%、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病内12h检出率为84.0%,12-24h为94.6%,与CT检测率52.0%、64.7%比较显著较高(P<0.05),24h后两种方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为诊断脑梗塞的有效方式,MRI对于早期诊断以及对各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均优于CT,临床工作中建议两者结合以提高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
刘少欣
关键词:脑梗塞CTMRI
MR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被引量:31
2006年
对306例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认为耐心、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保证影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廖友芝刘少欣高焕新
关键词: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阻塞性黄疸的低场MRI诊断价值57例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资料完整的57例阻塞性黄疸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扩张4例,其中轻度扩张(累及肝叶某段肝管)23例,中度扩张(累及某一肝叶)11例,重度扩张(累及整个肝叶)7例。胆总管扩张38例,其中远端高信号环逐渐变小21例,环形突然中断6例。胆囊扩大22例,胆囊壁增厚9例,胆囊腔内肿块3例,胆囊结石18例。肿块性病变,来源于肝门区10例,胰腺头壶腹部14例,难以明确部位的肿块5例。胆总管结石22例,其中胆总管内结节样低信号17例,泥沙样信号5例。其他总胆管及胰管扩张6例,胰腺钙化2例,肝硬化腹水1例。结论低场MRI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它能显示梗阻的程度、阻塞的部位及病因,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刘少欣刘开华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磁共振成像
219例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及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总结女性不孕妇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X线征象及病因,旨在提高X线诊断价值。方法 对219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作回顾性X线征象及临床分析。结果 219例中,双侧输卵管完全梗阻有172例,一侧梗阻一侧通畅的有3l例,双侧通畅的有16例。结论 引起梗阻的大部分病因为炎症与结核,其X线征象有其相似特点,应抓住同中有异,同时密切结合临床。
刘少欣王璞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征象梗阻女性不孕
磁共振与乳腺X线早期筛查对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差异性比较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与乳腺X片早期筛查对乳腺癌女性患者预后的差异比较。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诊的1670妇女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筛查所采用的不同手段将患者分成三组:乳腺X线摄片检查组746例(A组)...
刘少欣
关键词:磁共振乳腺X线乳腺癌预后
卵巢畸胎瘤合并内胚窦瘤一例被引量:2
2005年
刘少欣陈鹏
关键词:卵巢畸胎瘤内胚窦瘤腹部膨隆自觉症状右下腹左上腹
膝外下动脉与外侧半月板解剖关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 探讨外侧半月板和膝外下动脉解剖关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膝关节患者行MRI检查,且以MRI冠状面的腘肌腱层为起始点,向前测量5~7个层面,检测膝外下动脉到外侧半月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与尸体标本解剖学比较,总结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MRI检测,膝外下动脉的走行较为固定,且与膝关节尸体标本检测大体一致;腘肌腱层,97.4%(76/78)的膝外下动脉开始紧贴外侧半月板,位于其下方或下缘,平均距离1.5 mm(0~5 mm);伴随层面向前,膝外下动脉也紧贴半月板体部沿后下方向前上方走行;在半月板前体位置处,88.5%(69/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中部及以上;在半月板前角和脂肪垫位置,100.0%(78/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上方,平均距离8.5 mm(1~15 mm);在外侧半月板体部,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的平均水平距离是0.7 mm(0~3 mm).结论 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体部距离很近,关节镜手术时应高度重视,切勿损伤该动脉,以减少并发症.
刘少欣
关键词:MRI外侧半月板关节镜手术
弥散成像技术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软组织包块患者,应用GEsigna 1.5T核磁扫描仪进行常规MRI检查和增强扫描,DWI采用SE-EPI技术,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或穿刺诊断,经病理结果或其他资料证实,对所有患者病变部位进行ADC值测量,并对ADC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共检测出软组织肿块45个,其中有32例经病理证实,其余10例患者结合其他资料得到证实。恶性肿瘤患者23例,其中脂肪肉瘤8例,纤维肉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3例,滑膜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包块,且周围边界不清晰,信号不均匀,未强化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无强化,DWI低信号。脓肿19例,其中细菌性脓肿9例,结核性脓肿8例,滑膜炎2例,均表现为肌间隙和关节囊长T1、T2信号,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脓肿壁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而脓肿腔则无明显强化现象发生。脓肿在b值下弥散序列呈高信号15例,等信号4例;而肿瘤实质部分呈高信号19例,等信号4例。ADC值差异显著(t=4.28,P<0.05)。结论弥散成像技术能够结合常规序列帮助临床医生对软组织恶性肿瘤和软组织炎症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少欣
关键词:弥散成像技术软组织恶性肿瘤炎症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