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琴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IS系统升级后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成为医院检验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平台[1]。LIS开发厂商众多,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本院自2008年启用LIS后,于2012年8月进行了一次版本升级,功能优化后性能得以提升,本文拟对升级后效果进行评价[2]。
- 刘海菊范久波陈斌刘开琴李智山
- 关键词:LIS系统后效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检验科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白细胞及CRP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测57例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肺支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中白细胞和CR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
- 刘开琴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白细胞C反应蛋白
- WBC、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在各型手足口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检测项目对手足口病患儿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107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为三型,对其白细胞计数(WBC)、肌钙蛋白I(c Tn I)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与42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普通型与对照组比hs-CRP出现差异(P<0.05),WBC和c Tn I无差异;重症型与对照组比hs-CRP有明显差异(P<0.01),WBC和c Tn I开始有差异(P<0.05),重症型与普通型比较,只有c Tn I有差异,而且是明显差异(P<0.01);危重型无论与对照组比,还是与普通型、重症型比,WBC、c Tn I和hs-CRP均有明显差异(P<0.01);各型病例的死亡率统计中,重症型病例已经出现死亡病例,死亡率为6.25%,危重型死亡率为15.38%。结论各型患儿三项指标与病程发展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因此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儿进行分型和诊断,其中c Tn I是早期筛查出重症型患儿的关键检测项目。
- 李保安刘开琴范久波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肌钙蛋白I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
- 3年175例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近3年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菌群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对某院2010-2012年儿科肠道门诊收治的经粪便培养确诊的175例细菌性痢疾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高峰在7~9月份(占74.86%);主要集中在1~3岁(不含1岁含3岁)、3~5岁(不含3岁含5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占23.43%、25.14%);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100%)、阵发性腹痛(94.29%)、发热(77.14%),脓血便、里急后重的典型症状较以往减少。分离福氏志贺菌113株(64.57%),宋内志贺菌62株(35.43%)。药敏结果显示,175株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有很高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7.14%、72.57%、78.29%;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仍较高(耐药率为4.57%~16.57%);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结论儿童细菌性痢疾不典型病例在逐渐增多;本地志贺菌菌型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志贺菌对一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引起重视。
- 任瑞平刘开琴
-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病原学
- 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过程中试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过程中试剂衰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PT试剂分别在仪器上、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后再检测正常组和异常组各20例;两批标本分别检测完成后试剂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标本各20例。用新配制新鲜试剂同时检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试剂在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结果无差异,而试剂在仪器托盘上放置18、20h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完20例标本试剂放置16h后、检测80例标本后放置14h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必须要引起重视,一是要正确保存使用中的试剂,冰箱冷藏是保证活性成分的有效手段;二是在批量检测过程中,须确保试剂的质量能满足要求,必要时可将质控品随每批标本一起检测。
- 刘开琴范久波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聚集性和活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聚集性和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6-2011-06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85例,其中再狭窄组23例,未再狭窄组162例。另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8例。所有入选患者于术前、术后1h、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膜P选择素水平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并随访1年。结果:未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h的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再狭窄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未再狭窄组(均P<0.05)。结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较高,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小板的聚集性和活性密切相关。
- 李彬何家富吴校林饶绘刘开琴朱锐润袁敏
- 关键词:心绞痛支架再狭窄PCI术P选择素
- 2010—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实查住院患者174 966例,发生医院感染3 025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73%。其中2010年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5%(1 204例次),2011年为1.63%(971例次),2012年为1.43%(850例次),2010—2012年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14.12%),其次为肝病科(5.44%)、神经外科(4.43%)等;感染部位按感染率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下呼吸道(39.97%)、上呼吸道(28.99%)、胃肠道(9.12%)、泌尿道(5.29%)等。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0.21%),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66%)、肺炎克雷伯菌(12.38%)等。结论应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高发部位及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重点开展目标性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务人员的持续培训,增强无菌操作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 刘开琴孙莉范久波刘海菊李智山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
- 单纯血清总胆汁酸升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纯血清总胆汁酸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单纯血清总胆汁酸升高的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170例总胆汁酸、ALT、总胆红素、ALP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按患者所在不同病区,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ALT、总胆红素、ALP水平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不同病区患者血清总胆汁酸、ALT、总胆红素及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84,P>0.05)。腹部外科、肿瘤科、儿科、消化内科及妇产科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合成、摄取及肝细胞损伤的血清学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
- 刘开琴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陈斌
- 关键词:胆汁酸类和盐类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 凝血功能监测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骨折患者血浆中凝血功能指标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住院骨创伤患者128例,分为单骨折组和多骨折组,另选取对照人群30例;患者在人院时静脉取血送检测定PT、APTT、TT、Fg及D—D,并对3组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骨折组与对照组F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D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骨折组与对照组及单骨折组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骨折组与健康组、单骨折组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指标变化,将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提高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PT、Fg、D—D是重要的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应重点关注。
- 刘开琴任瑞平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骨折
- 血库与安全输血
- 目的血库在抓好自身的各个环节的同时,应主动与各方沟通,确保安全输血。方法根据工作中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各方共同协作,使安全输血更加有保证。结论安全输血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人员不但要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的...
- 刘开琴王军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