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泽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政治
  • 7篇农民
  • 7篇农民工
  • 7篇民工
  • 4篇政治认同
  • 3篇政治参与
  • 2篇新生代农民
  • 2篇新生代农民工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1篇代际差异
  • 1篇语境
  • 1篇政治参与现状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政治发展理论
  • 1篇政治文化
  • 1篇政治文明
  • 1篇政治文明建设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分层

机构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9篇刘春泽

传媒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学术交流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前沿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作为"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严重不对等"的群体,农民工借助于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然而,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特征也使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显现出局限性的一面,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农民工理性认同、公民认同及价值认同的形成,这无疑会对正在构建中的农民工政治认同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政治系统必须基于互联网本身的属性,结合农民工主体性特征对其政治认同现状做出积极的回应。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透明的特点,广泛吸纳民意,监督政府机构及官员的执政行为,提高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互联网非理性、轻责任等弊端加强制度约束,提升农民工主体的公民理性,在公民自由与网络秩序间寻求动态平衡。
刘春泽
关键词: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政治认同
从接续、断裂到融入、赋权——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结构性成因及其化解之道被引量:4
2013年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背景、价值观念、行动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全新的特征,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观层面,客观上他们并没有摆脱第一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及制度环境。因此,无论从主客观成因的角度,还是仅从客观因素看,构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都是结构性的,而这些结构性因素又主要表现为接续性与断裂性的特质。相应地,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也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为融入与赋权的特性。
刘春泽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赋权
论转型期政治认同的分析与重构被引量:1
2012年
在政治发展理论框架下研究中国转型期政治认同问题,需要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的现代化视角,也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关于发展阶段、经济基础与政治发展关系的论述。中国原有的政治认同在现代化与民族国家互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阶层分化的大背景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转型期的政治认同重构必须围绕建立各阶层利益整合基础上的利益认同、兼顾价值取向与工具取向的制度认同、执政党意识形态与应然社会价值相协调的价值认同几方面而展开。
刘春泽
关键词:政治发展理论政治认同
论协商民主理论价值原则的政治文化根源——以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为视角被引量:7
2011年
中国的内陆型文化与西方海洋型文化导致了它们与协商民主价值之间的融合与背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众在政治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体现出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在西方则是人性本恶和趋利避害占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蓄了统一、尚同的思维惯式,而西方更崇尚竞争。协商民主价值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构建,体现出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中的兼容并蓄特征。要通过构建协商主体的独立政治人格,保证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注重对公民公共理念的培养,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实现协商民主的合作功能。
刘春泽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治文化
反思与回应:政治认同语境下的农民工群体性事件被引量:2
2013年
农民工群体性事件从根本上分析是一个与政治认同高度相关的问题。从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发生、发展过程来看,都与政治认同的逻辑有着某种暗合,而那些影响政治认同的制约因素或相关变量也构成了农民工群体性事件走向的关键点或转折点。政治系统如何对此类问题做出回应不仅涉及到未来中国社会的有序发展,也是对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
刘春泽
关键词:政治认同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回应
论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参与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农民工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个拥有两亿成员的群体则出现了政治参与权利被边缘化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分析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可以进一步阐明扩大和引导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刘春泽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参与和谐社会
农民工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联、制约及顺应被引量:3
2011年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工政治参与可谓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短板,本文在分析农民工政治参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怎样通过扩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本文在行文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法、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等多种论述方法。
刘春泽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分层逻辑下的农民工利益认同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社会发展变迁后,农民工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社会阶层特征。为此,以社会分层理论来分析农民工利益认同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民工在目前的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较低位置,他们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境遇带有诸多不平等特征。虽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利益获得与利益满足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但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原则为人们在两者间寻求共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主客体构建的维度思考,农民工利益认同提升一方面需要在全社会构建一种经济人理性与公共理性相融合的新型义利观;另一方面,应在公权力的主导下,以实现社会结构均衡为目标,释放农民工人力资源功能,降低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
刘春泽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民工
代际差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相关事物所持有的一种归属感。它既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来源,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及政治发展的动力。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历史文化、制度安排、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他们...
刘春泽
关键词:政治认同新生代农民工代际差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