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珍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阴茎背深静脉栓塞治疗静脉漏性阳萎(附40例报告)被引量:3
- 1996年
- 经阴茎背深静脉栓塞治疗静脉漏性阳萎(附40例报告)宋华志,贺继刚,刘琴珍,闫小纺,田家林,李志雄,王平1994年4月~1995年11月经阴茎背深静脉栓塞治疗静脉漏性阳萎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年龄25~70岁,平均37.8岁。...
- 宋华志贺继刚刘琴珍闫小纺田家林李志雄王平
- 关键词:静脉漏性阳萎阳萎栓塞疗法
- 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预防脊髓损伤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为了总结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预防脊髓损伤的经验。方法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在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将导管末端置于支气管动脉开口前一血液自然灌注小区内,间断地推注药物,从而避免了药液返流。结果 全组302例肺癌患者中26例采用将导管插进支气管动脉中的常规方法治疗,术后4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3%,其中3例高位截瘫,1例右下肢单瘫;而采用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改进的方法治疗的276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脊髓损伤。结论 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改进的血管内治疗肺癌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和替代了常规将导管直接插进支气管动脉内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可避免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 张新元余泽束枫刘琴珍徐亚珍贺继刚
- 关键词:肺癌血管内治疗脊髓损伤
- 老年人晚期肺癌介入治疗108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本文对108例老年人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做了回顾性分析,108例中介入治疗103例占95.4%,其中单纯晚期肺癌46例占38.06%,伴有老年病的晚期肺癌62例占61.94%。根据老年人晚期肺癌的特点提出:①围介入治疗期的综合治疗。②介入治疗中:a.选用非离子造影剂;b.超选择插管或将导管开口处置入自然血流灌注区(支气管动脉开口的x=±2mm,y=±5mm,z=±10mm.)③术后加强抗化疗药的毒性及免疫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晚期肺癌1~3年以上生存率提高。单纯晚期肺癌与伴有老年病的晚期肺癌比较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提示: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老年人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闫小纺宋华志贺继刚田家林王平刘琴珍张桂凤曹方
- 关键词:晚期肺癌老年人介入治疗生存率
- 支气管动脉开口区血流动力学研究及对肺癌血管内治疗的改进
- 余泽张新元闫小纺束枫戴芳德岑人径刘琴珍
- 经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特别是无手术指征的中心型肺癌是当今最理想的方法。然而,部分病人由于解剖上的变异,其支气管动脉与特殊(关键)性肋间动脉共干,这种肋间动脉可于起始部发出小分支动脉参与脊髓前动脉供血,因此,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血流动力学
- 提高肺癌介入治疗效果和避免发生高位截瘫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探讨提高肺癌介入治疗效果和避免发生高位截瘫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颈动脉流体模拟装置为基础,加置带有一根小分支(模拟支气管动脉)和一套由动脉鞘、插管组成介入治疗系统的胸主动脉,同时以Worterhof的三单元风箱模型模拟动脉系统,对小分支进行流体动力学测定。结果以小分支口为圆点有一个矩形血流自然灌注区;其x轴=±2mm、y轴=±5mm、z轴=±10mm。结论矩形区内的流体和经导管注入该区内的试验液体混合后自然进入小分支而无返流。经过四年210例(次)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 贺继刚岑人径宋华志闫小仿马廉亭田家林刘琴珍谭哲东陈正宗黄卫兵黄庆翔姜瑛
- 关键词:高位截瘫血流动力学肺肿瘤介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