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源
- 作品数:54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改良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MECT组进行MECT治疗,41名未行MECT的患者为药物组,另选取健康人82名为对照组,三组间性别、年龄均相匹配。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采用PANSS量表测评精神症状。结果 1MECT治疗4次后男性血清CRP浓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CT组治疗4次后、6次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药物组治疗2周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CT治疗前后血清IL-1、IL-4、IL-6、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4次后血清CRP浓度高于其他治疗时间点(P<0.05);4MECT组有效率为63.8%,药物组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T可能不引起细胞因子的显著变化,但会引起C-反应蛋白的应激性增高,且男性较女性更为敏感。
- 郭永芳周小东付华斌朱宏日路巍刘知源祁革李秀景罗克勇宁卫东
- 关键词:MECT精神分裂症C-反应蛋白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12I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查量表和Stroop色词测验评定认知功能损害状况,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查量表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即时记忆、语言功能和延时记忆3个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Stroop色词测验仅字义干扰测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项目测验治疗前后分值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治疗8周末总有效率达1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言语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的损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周小东郭永芳刘知源石建喜付华斌高明秀宁卫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临床常用测查方法被引量:2
- 2015年
- 精神分裂症合并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观点,已成为多数医生的共识。但是,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测查方法却不尽统一,方法和综述类文章较多。有关认知功能的测查,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体认知功能测查,包括个体的认识、理解、处理事物的能力,涉及感觉、知觉、定向、记忆、计算、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等;二是社会认知功能,包括情绪认知、心理理论和归因偏差。本文收集了近些年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归纳分析了较为普遍使用的认知损害测查方法。
- 周小东刘知源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测查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不同静态电阻值对治疗后不良反应影响的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不同静态电阻值对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138名,随机分成三个不同的治疗前静态电阻值研究组,每组46名。三组电阻值分别为第一组 150Ω~1000Ω、第二组1100Ω~2000...
- 周小东朱宏日刘知源祁革李亚强张新菊
- 关键词: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电阻值静态电阻
- 文献传递
- 温阳益气法配合氯丙嗪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石建喜周小东罗克勇刘知源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丙嗪中西医结合疗法汤剂
- 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介绍:齐哌西酮
- <正>~~
- 周小东丁永涛刘知源
- 关键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哌西酮
- 文献传递
- 氯胺酮在抗抑郁治疗领域里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23年
- 目的:欲了解有关氯胺酮对抑郁症状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探讨的进展。方法:收集近几十年来在几个常用医学搜素网站上发表的有关氯胺酮及其衍生物,针对难治性抑郁症产生快速起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探讨的文章。结果:共收集来源于PubMed、Medline等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章18篇,其中综述类文章4篇,作为重点汇总分析。结论:氯胺酮及其衍生物艾司氯胺酮具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效果。成人有效剂量在0.5毫克~1.0毫克/公斤体重,单次静脉注射时间不少于40分钟。平均起效时间1.5小时,达峰时间3小时。鼻腔内喷雾给药效果相似。口服该药和儿童慎用。作用机制仍然不甚明了。需要进一步观察长期用药带来的风险。
- 周小东王朋贾慧贤胡兴娟张俊纳刘知霞刘知源
- 关键词:氯胺酮难治性抑郁症疗效
- 阿立哌唑在非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阿立哌唑属于喹啉酮衍生物,于1988年首先在日本大冢公司合成,并于1990年进入1期和2期前临床研究,1993年在美国进入2期后临床研究,2002年获美国FDA批准治疗精神分裂症,2004年12月在国内合成用于临床。和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相同,
- 刘知源周小东
-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治疗药物
-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和丙泊酚(Propofol)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er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精神障碍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n=43)、丙泊酚组(n=39)和对照组(n=30)3组,采用标准的电痉挛治疗(ECT)程序进行治疗,比较3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治疗后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均不少于25s,丙泊酚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0±9)s,依托咪酯组为(35±8)s,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治疗后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及13.47%,对照组为37.50%,2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均不会影响MECT治疗效果,但依托咪酯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小于丙泊酚。
- 张增军周小东刘知源朱宏日祁革伏迎春
- 关键词:电惊厥疗法依托咪酯丙泊酚癫痫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的跨文化精神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分析由中国知网(CNKI)收集的自1982年开始至2019年8月,有关维吾尔族与汉族间精神分裂症跨文化相关因素的差异性研究文章,从生物遗传学、临床精神病学和社会行为特征三个方面了解研究现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 周小东程艳梅刘知源
-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生物遗传学临床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