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虎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海拔
  • 1篇多样性
  • 1篇酉水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秦岭南坡
  • 1篇群落
  • 1篇物种丰富度
  • 1篇流域
  • 1篇径级
  • 1篇径级结构
  • 1篇海拔梯度
  • 1篇河流域
  • 1篇丰富度
  • 1篇不同海拔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市塘沽区...

作者

  • 3篇刘金虎
  • 2篇王得祥
  • 2篇王宇超
  • 1篇何帆
  • 1篇雷瑞德
  • 1篇胡有宁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林分凋落叶分解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野外放置凋落物分解袋法,对秦岭南坡林区不同海拔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C、粗脂肪、粗纤维和热值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处于不同海拔的同一树种新鲜凋落叶的N、P、C、粗脂肪含量及其热值差异不显著(P〉0.05).(2)在一年的分解过程中,凋落叶N、P含量表现出逐渐富集的趋势,其中油松凋落叶N、P富集速度最快,分别达到165.60%和189.94%;凋落叶C、粗脂肪含量和热值、C/N、C/P、粗纤维/N在分解中逐渐下降,粗脂肪释放速率达到50.29%~77.82%.(3)分解一年后,不同海拔同一树种凋落叶N、P、C、C/N、C/P含量仍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海拔凋落叶粗脂肪分解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差距最大的锐齿栎凋落叶低海拔较高海拔粗脂肪释放率高19.38%;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粗纤维释放速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不同海拔油松、华山松凋落叶粗纤维释放无显著差异;处于高低海拔的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热值分别为17.12和15.68 kJ·g-1、17.74和13.51 kJ·g-1,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油松、华山松凋落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研究发现,一年中海拔差异所造成的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对各树种凋落叶中N、P、C的释放无显著影响,但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粗脂肪、热值、粗纤维/N的变化影响显著.
何帆王得祥雷瑞德王静王宇超刘金虎
关键词:海拔
秦岭酉水河天然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被引量:18
2011年
基于群落样地的物种重要值矩阵信息,运用双向聚类法对秦岭酉水河流域的主要天然针叶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并采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数,进一步研究了该地区天然针叶林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酉水河流域14个天然针叶林样地被划分为6个群系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格局;6种天然针叶林群系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铁杉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巴山冷杉+红桦林;β-多样性(Cody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
刘金虎王得祥王宇超胡有宁
关键词:海拔梯度物种丰富度
秦岭酉水河流域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研究
秦岭山地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的特殊植被过渡带的典型区域,山地植物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也就极具研究价值,也历来为生态学家所关注。本研究区位于秦岭南坡酉水河流域,采用典型取样和系统取样法进行野外调查,对...
刘金虎
关键词:径级结构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