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
- 作品数:67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四通道阵列偏振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大气湍流影响下,为了实现对远距离目标偏振成像,基于孔径分割技术和自适应补偿技术,设计了四通道阵列偏振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偏振成像部分采用四通道阵列结构,每个偏振通道获取目标不同偏振分量的强度图像,从而实现同时偏振成像。采用闭环自适应系统对波前畸变进行实时补偿。光学系统的设计焦距为364 mm,F数为2.5,工作波长为1.06μm,半视场角为±0.3°。设计结果表明,系统成像性能接近衍射极限,可以实现同时偏振成像和波前畸变的校正。
- 高明王川刘钧吕宏
- 关键词:波前畸变自适应光学系统
- 塑料非球面与折/衍面混合微光夜视物镜设计被引量:5
- 2010年
- 将衍射面和塑料非球面元件引入到传统的Petzval型球面系统中,设计了含有1个衍射面和1个塑料非球面元件的5片单管双目式微光夜视物镜,并分析了塑料元件的热效应影响,计算了衍射面的加工工艺参数。该物镜具有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小畸变的特点;在物距L=∞和L=10 m、空间频率为40 lp/mm时,轴上传递函数≥0.70,轴外传递函数≥0.50,全视场畸变≤0.40%;光学总长由传统物镜系统的128 mm缩短为110 mm,重量仅为190 g,减少为传统物镜的62.5%,适用于夜间瞄准与测量。
- 刘钧李珂赵文才
- 关键词:微光夜视仪光学设计
- 德国高校分类与办学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文章首先介绍德国高等教育的概况,阐述了德国高校分类、特点及学生结构。通过调查与体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的具体形式,论述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特有的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资源,进而讨论了德国高等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
- 时凯刘钧
- 关键词:德国高校办学模式
- 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大视场共口径齐焦光学系统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双波段系统光路转换速度慢、不同波段目标信息存在差异的问题,文中结合可见光和长波红外两个波段的特点,设计了可见光/长波红外大视场共口径齐焦光学系统.采用共口径方式同时接收可见光/长波红外两个波段的目标信息,通过齐焦设计提高不同波段目标信息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可见光工作波段为0.38~0.76μm ,长波红外工作波段为7.9~9.7μm ,两个波段视场为70°,焦距为6.1 mm .可见光传函值在空间频率100 lp/mm处在0.4以上,长波红外传函值在空间频率20 lp/mm处接近0.4,在-40~60℃的温度范围进行消热差.
- 刘钧陈阳
- 关键词:双波段图像融合消热差
- 火工品管壳内径尺寸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研究一种用于检测火工品管壳内径尺寸的方法。采用光学反射原理,根据光学系统在被测管壳内孔中形成的直接像和反射像的位置关系,通过CCD像机的扫描输出信号,用计算机实现内径尺寸的检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和实施途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在被测长度范围内,对管壳内径尺寸的检测要求,精度可达5μm。
- 刘钧李俊杰孙安昌尚华
- 双波段共口径同时偏振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实现快速提取目标在不同光谱下偏振辐射特性的目的,设计了一款可见光为0.38~0.76μm,近红外为0.85~1.6μm双波段目标探测识别的分孔径同时偏振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四个分孔径子系统组成和一个公共镜头组组成。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分别进行偏振编码成像时,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可以同时获得不同光谱的偏振图像信息,保证了各个光谱对同一目标成像的一致性,实现了对同一目标不同辐射特性偏振图像的采集。当光学系统的焦距为60 mm,F数为5,视场角2ω为3.8°,系统反应速度快,整体成像质量良好,可实现昼夜全天候工作。
- 李西杰李西杰刘钧邹纯博
- 关键词:子孔径
- 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共光路复眼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子眼孔径较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大孔径复眼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填充因子理论,以传统曲面圆周式排布为对照组,论证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模型可有效提高大孔径复眼系统的空间利用率。针对单波段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量有限的问题,设计采用红外双波段共光路的成像结构形式,辅以红外双色探测器接收,增强了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的多维度能力,同时建立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方式的子孔径定位数学模型。仿生复眼系统共由91个子孔径组成,子孔径入瞳为16 mm,焦距为48 mm,视场角为9°,子孔径合成总视场为96°×85°,中继转像系统焦距为6.14 mm,子眼系统和中继转像系统在-40℃~+60℃温度变化范围内无热差影响,探测器冷反射效应可忽略。对复眼系统进行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各个光学子通道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光学畸变值均小于0.1%,边缘子通道红外中波/长波波段调制传递函数(MTF)在17 lp/mm处均达到0.5以上。该系统结构紧凑、探测能力强,可用于复杂环境中多目标的探测与识别。
- 范晨刘钧高明吕宏
- 双波段大变倍比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提高变焦光学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高分辨率探测能力,解决现有多波段光学系统中光路转换和波段切换耗时长、系统反应慢、不同波段目标信息存在差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见光(0.38~0.76μm)、中红外(3~5μm)共口径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工作焦距为7.52~98.35mm,变焦比为13×.基于正组补偿变焦理论分析了任意变焦位置处可见光、中红外变焦比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推导了三片薄透镜消色差理论和双波段焦距补偿表达式.对变倍组和补偿组的光焦度进行合理匹配,使系统在任意变焦位置处的焦距及变焦比都相同,提高了双波段目标信息的一致性.根据使用要求,采用光学被动式完成双波段光学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的消热差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紧凑,反应速度快,整体成像质量良好,可实现昼夜全天候工作.
- 李西杰刘钧陈阳
- 关键词:光学设计双波段消热差
- 改进YOLOX Tiny与DeepSort相结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多目标跟踪时有发生误检、漏检等情况,提出了CSD YOLOX Tiny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骨干网络中搭建结合三卷积的跨阶段局部Swin Transformer Block结构,提升网络模型对全局和上下文信息的捕获能力。在网络中引入组归一化,加快网络模型收敛速度并提升跟踪精度;采用坐标注意力机制对不同通道特征之间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升网络模型对感兴趣区域特征的获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跟踪精度提升了2.36%,达到56.38%。在保证网络模型参数量较少、计算量较小的情况下,提出的跟踪算法较好地改善误检和漏检问题,相比于YOLOX Tiny DeepSort算法误检、漏检数量分别减少了811、1574个,能满足常规设备实时高效的多目标跟踪任务需求。
- 叶文韬刘钧李登峰
- 关键词:多目标跟踪
- 头盔式单目微光夜视仪中光学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0
- 2007年
- 为提高头盔式单目微光夜视仪中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并满足夜视仪结构紧凑、质量小的指标要求,提出在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设计中引入高次项非球面透镜的设计方法。针对具体的头盔式微光夜视仪,根据微光物镜、目镜系统技术参数计算理论,确定该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的技术参数,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X上机调试,并在光学系统设计中引入高次非球面透镜,使物镜系统镜片数由原来的9片减少为6片,目镜系统由原来的9片减少为7片,简化了结构,并提高了成像质量。设计结果表明:在头盔式微光夜视系统中采用非球面透镜可以提高系统成像质量,简化系统结构。
- 尚华刘钧高明毛翠丽孟立庄
- 关键词: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设计非球面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