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言
  • 1篇以人为本
  • 1篇语言建构
  • 1篇语言特点
  • 1篇原始人
  • 1篇远古
  • 1篇远古文化
  • 1篇症候
  • 1篇人为本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史记
  • 1篇司马迁
  • 1篇他者
  • 1篇情结
  • 1篇字形
  • 1篇网络文学
  • 1篇文学
  • 1篇无意
  • 1篇无意识

机构

  • 6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刘鹏
  • 2篇池万兴
  • 1篇高学
  • 1篇张学海
  • 1篇李波

传媒

  • 5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旧石器时代中华远古文化的创造精神
2011年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先民们不仅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和征服自然,而且认识、发展和完善人自身,探索人类的组织生活形式。在不断地探索与奋斗中,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远古文化,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飞跃。这些远古文化及其所表现出的创造精神,正是文明时代到来的前奏。
刘鹏池万兴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远古文化原始人
论《史记》以人为本的取人原则与价值取向被引量:4
2007年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型历史撰写结构,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史学模式。它选取人物的原则是以人体现的价值为本,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世俗论是非,充分肯定人物的历史作用,表彰个人奋发有为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池万兴刘鹏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以人为本
西藏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构想
2005年
高校课程设置是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问题。面对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西藏高校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改革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已迫在眉睫。本文在明确课程设置改革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设想: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构建符合西藏人才需求特点的创新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建立在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为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李波高学刘鹏
关键词:课程设置
试论汉字文化圈汉字形体的规范
2011年
文章通过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和地区汉字使用情况的梳理,分析"汉字文化圈"国家和地区进行汉字形体规范的可能性,指出确立汉字形体规范的标准不应拘泥于微观,应从宏观出发,充分考虑汉字使用不同层面的要求和不同地域的现状,进而提出汉字形体规范目前可实行两套标准:即简体系统标准和繁体系统标准,以满足不同层面和不同地域汉字使用的需要,促进该文化圈的文化与经济交流。
刘鹏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汉字使用
俄狄浦斯情结与语言建构下的无意识“自我”被引量:1
2016年
弗洛伊德主要从生理层面上解释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与发作方式,但在语言建构下的社会规则中,语言构成的无意识"自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分析基于弗洛伊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文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明,同时以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作为引证材料,并且运用拉康的语言建构与无意识自我的理论,从另一角度对俄狄浦斯情结做深入思考。
刘鹏刘倬源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症候语言无意识他者
试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2011年
网络文学的语言是网络文学文学性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式,它反映了社会时代文化和网络技术的要求,具有口语化和技术化的特点以及反讽的审美价值取向。
刘鹏张学海
关键词:网络文学语言技术化反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