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6篇急性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3篇睡眠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早期急性脑梗...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尿激酶
  • 2篇青年脑梗死
  • 2篇中青年
  • 2篇中青年脑梗死
  • 2篇综合征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机构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刚光霞
  • 7篇黄丽娜
  • 7篇杨建学
  • 5篇赵勇刚
  • 3篇富奇志
  • 3篇毛毅敏
  • 2篇杜敢琴
  • 2篇高秀菊
  • 1篇谢峥
  • 1篇郎鸿志
  • 1篇戚继胜
  • 1篇连立飞
  • 1篇沈瑞乐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院建筑...
  • 1篇第八届全国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青年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有增高趋势,为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回顾总结了本院近3年收治的120例45岁以下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刚光霞富奇志黄丽娜
关键词:中青年人脑梗塞病例分析影像学
文献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血流变化
2008年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实时同步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期间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对12例OSAS患者在SM-SW2000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的同时,采用TCD仪2MHz脉冲波探头监测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结果OSAS患者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平均为40.3(15~156)s。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起始值为97.1(91~99)%,呼吸暂停终止时为84.7(54~95)%,平均下降12.6(1~40)%。MFV起始值为45.2(20~83)cm/s,呼吸暂停终止时为95.7(53~155)cm/s,平均升高117.3(38~307.2)%。结论OSAS患者呼吸暂停时,SaO2进行性下降,MCA-MFV进行性升高;呼吸暂停终止时,MCA-MFV快速下降至起始值以下并逐渐恢复到起始值水平。
杨建学刚光霞赵勇刚毛毅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超声检查多普勒血流速度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首次发病、病程<2周的LI患者,发病72h内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L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3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有关(P<0.05)。结论首次发病的LI常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HHcy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
谢峥黄丽娜连立飞高秀菊刚光霞沈瑞乐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脑静脉血栓形成30例分析
2007年
刚光霞
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46例进行CT及MRI检查。结果急性CO中毒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影像学CT及MRI表现主要为双侧苍白球等基底核及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异常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约半数患者可治愈,预后与年龄、影像学改变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无特殊方法,预后较差,应早期诊断,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
刚光霞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脑卒中与睡眠习惯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睡眠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2005—01~2006—12收治的365例脑梗死,312例脑出血患者.并选择255例同期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对人选者睡眠习惯(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有无午睡习惯)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文化程度高低及是否经常体育锻炼等)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与睡眠习惯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可见:(1)睡眠时间〉8h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3.802.37~6、12,95%CI:2.37~6.12);而与脑出血无显著相关。(2)失眠及午睡情况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无显著相关。(3)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时间延长与脑梗死具有相关性。
杨建学刚光霞赵勇刚毛毅敏
关键词:睡眠习惯脑出血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96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体温、血压、血糖及头颅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体温升高例数及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例数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分水岭梗死例数以及颈内动脉狭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发热、血压波动、血糖升高、发生分水岭梗死、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有关。
刚光霞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入选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54例,对两组相关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并对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2年的随访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S组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对照组,血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OSAS组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OSAS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脑卒中发病率上升,早期诊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助于脑卒中防治。
杨建学刚光霞赵勇刚毛毅敏
关键词:呼吸睡眠暂停阻塞性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临床对比研究方法,观察和对比了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在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证明经颅超声有溶栓作用,并可增强尿激酶的溶栓效果,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黄丽娜杜敢琴刚光霞
关键词:尿激酶
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51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中106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9.7%,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5.6%,合并意识障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实施侵人性诊疗操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1.3%,分别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部感染组死亡率26.6%,明显高于非感染组(7.8%)。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3.9%。结论脑卒中合并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可改善预后。
刚光霞杨建学黄丽娜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