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刚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氦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氦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在有效率、止痛、止疱痊癒时间上的疗效差别。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160例回顾性分为两组,每组80例。氦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3.8%),止痛、止疱、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氦氖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在缩短病程及减轻神经痛方面均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
- 董丹汪小柳陈艳明郭田章卢小刚严加林
- 关键词:氦氖激光带状疱疹药物治疗
- 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以指导治疗。方法对1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对其中15例Hp感染阳性患者进行Hp根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有胃十二指肠黏膜改变,伴胃肠道症状患者的胃肠黏膜损害较严重。Hp感染阳性率83.3%(15/18),其中伴胃肠道症状患者Hp感染阳性率100%(5/5),不伴胃肠道症状患者Hp感染阳性率76.9%(10/13),Hp感染阳性患者经Hp根治后临床症状消退迅速,随访6个月~2年半,7例反复发作慢性患者仅1例复发。结论Hp感染可能是HSP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或是加重胃肠道症状的原因,对伴明显胃肠道症状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考虑进行Hp检测,Hp感染阳性患者可同时给以Hp根治以缓解胃肠道症状并减少复发。
- 严加林张明亮卢小刚郭田章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幽门螺杆菌
- 玉屏风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及对照组(n=42例),对照组予非索非那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及Ig E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VAS,LFS及UAS评分,并比较治疗第1周,2周,4周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周时血清IL-4和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第4周的VAS,LFS和U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周,2周,4周的DLQI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周,4周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生活质量,可取得满意的综合疗效。
- 董丹陈艳明郭田章卢小刚严加林
- 关键词:非索非那定玉屏风颗粒荨麻疹慢性病生活质量
- 过敏性紫癜患者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观察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和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8例患者均有胃、十二指肠黏膜改变,1例食管受累。损害主要表现为黏膜呈花斑样充血、水肿及点状糜烂和多发性溃疡,且伴有胃肠道症状者的胃肠道黏膜病变程度更严重,但与皮损严重程度无关。15例患者Hp检测阳性。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纤维蛋白性坏死、出血、管腔缩小,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碎裂。结论:临床各型过敏性紫癜均可出现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改变,其严重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与皮损的严重程度无关;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 严加林张明亮卢小刚郭田章
-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黏膜病变胃镜检查胃病变
- 湘南地区慢性荨麻疹变应原体外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湘南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变应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敏筛"过敏原检测仪(免疫印迹法)对湘南地区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到该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总Ig E和特异性Ig E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822例患者中特异性Ig E阳性467例(56.8%),血清总Ig E阳性386例(47.0%)。吸入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户尘螨[38.1%(313/822)]、蟑螂[23.0%(189/822)]、屋尘[11.2%(92/822)]、树木组合[9.5%(78/822)]、狗毛皮屑[7.1%(58/822)]、真菌组合[6.8%(56/822)];食物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蟹[7.2%(59/822)]、腰果[6.1%(50/822)]、虾[5.0%(41/822)]、芒果[4.0%(33/822)]。结论变应原体外检测可帮助慢性荨麻疹患者寻找相应的变应原,为防治提供指导。湘南地区患者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较高,其中户尘螨、蟑螂、屋尘、树木组合、狗毛皮屑、真菌组合、蟹、腰果、虾、芒果等为主要变应原。
- 董丹陈艳明卢小刚
- 关键词:慢性病荨麻疹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