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岩性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勘探
  • 2篇对称轴
  • 2篇岩性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检测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泥岩
  • 2篇流体
  • 2篇旅行
  • 2篇旅行时
  • 2篇勘探
  • 2篇孔隙
  • 2篇孔隙流体
  • 2篇角度域
  • 2篇各向异性
  • 2篇含油
  • 2篇含油气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7篇卢秀丽
  • 4篇吕盼盼
  • 2篇孙鹏远
  • 2篇蔡锡伟
  • 2篇李彦鹏
  • 1篇何永清
  • 1篇隆波

传媒

  • 1篇物探装备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成像点的覆盖密度论证及炮点布设优化
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持续发展,但是其观测系统设计与论证并没有与地下目标点的成像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地下成像点,通过斯奈尔定律反向射线追踪论证成像点与最大有效炮检距、有效成像范围的关系,成像点深...
马兰蔡锡伟卢秀丽张阳隆波
一种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提高油气检测精度的方法
本发明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提高油气检测精度的方法,步骤是1)激发并记录地震波处理成用于AVO分析的时差校正后的道集;2)对输入数据进行角道集变换;3)以工区泥岩线趋势β=0.86α-1172...
孙鹏远李彦鹏卢秀丽
文献传递
面向局部目标的有效接收范围论证方法
2024年
复杂构造特别是盐丘等特殊构造区的观测系统设计及优选是目前地震勘探面临的难题之一。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精度及分辨率,但是对于成像精度已经非常高的方位,单纯的追求高密度会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针对地下复杂构造的局部目标地震勘探成像难题,借助于角度域成像思路,将复杂构造目标按照位置分解为不同的局部目标,根据局部目标对观测系统参数的要求,提出了面向局部目标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炮检距参数论证方法,根据85%能量收敛原则可以得到地表最有效接收范围,从而为全目标地震勘探采集观测系统方法论证提供技术支撑。
何宝庆吕盼盼卢秀丽卢秀丽何永清
关键词:角度域地震采集
面向局部复杂目标的最大有效炮检距论证方法
复杂构造特别是盐丘等特殊构造区的观测系统设计及优选是目前地震勘探面临的难题之一。为满足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精度及分辨率的要求,"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已经满足成像精度需求的地区单纯的追求高密度势必...
吕盼盼何宝庆马兰卢秀丽边瑞峰
关键词:角度域
方位各向异性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分析
针对宽方位采集表现出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以及常规近地表建模方法在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建模中的不足,研究了具有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HTI介质。首先,理论推导了HTI介质中波传播的相速度、群速度公式;然后,设计不同对称轴、不同Th...
吕盼盼马青坡何宝庆马兰卢秀丽
关键词:方位各向异性对称轴方位角THOMSEN参数旅行时
一种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提高油气检测精度的方法
本发明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提高油气检测精度的方法,步骤是1)激发并记录地震波处理成用于AVO分析的时差校正后的道集;2)对输入数据进行角道集变换;3)以工区泥岩线趋势β=0.86α-1172...
孙鹏远李彦鹏卢秀丽
文献传递
方位各向异性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分析
针对宽方位采集表现出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以及常规近地表建模方法在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建模中的不足,研究了具有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HTI介质。首先,理论推导了HTI介质中波传播的相速度、群速度公式;然后,设计不同对称轴、不同Th...
吕盼盼马青坡何宝庆马兰卢秀丽
关键词:方位各向异性对称轴方位角THOMSEN参数旅行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