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英红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阻塞
  • 1篇血小板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中动脉
  • 1篇鼠脑
  • 1篇歧化酶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线粒体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过氧化氢
  • 1篇超氧化物
  • 1篇超氧化物歧化...
  • 1篇大脑
  • 1篇大脑中动脉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卢英红
  • 2篇徐杰
  • 2篇罗利
  • 1篇郭开华
  • 1篇吕兰海
  • 1篇姚濛
  • 1篇李博斐
  • 1篇武凤鸣

传媒

  • 2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PGR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鼠的额颞叶皮质、海马及纹状体中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讨PGRN对脑缺血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和实验组(MCAO group)。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1 h,然后再灌注30 min、2 h、12 h、24 h模型,以缺血侧为实验组(ipsilateral group),其对侧为对照组(contralateral group)。假手术组为处理对照。用TTC染色法观察缺血梗死体积。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GRN的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TTC染色表明,脑缺血区域呈现白色,而对照无缺血区为红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GRN在神经元中大量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几乎无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后2 h大鼠脑额颞叶皮质的缺血侧与非缺血侧PGRN含量均显著上调。在海马区缺血再灌注能瞬间降低PGRN水平,随着时间延长PGRN表达水平在24 h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皮质和海马相比,纹状体在短时间再灌注后PGRN具有较高的表达,特别是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能显著影响PGRN在大鼠脑缺血区及半暗带区的水平,提示PGRN可能参与缺血后脑的调节。
卢英红吕兰海罗利李博斐徐杰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中动脉阻塞
过氧化氢对大鼠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能否用来观察氧化应激过程中线粒体退变。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MTT组、ATP组和SOD组,各组血小板分别用50、100、200n mol/L H2O2处理30 min后,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50 nmol/L H2O2中的血小板SOD活性(U/mgprot)为(3.4571±1.0340),ATP含量(nmol/mgprot)为(1.1401±0.6822);100 nmol/L H2O2处理后,血小板数量(×109/L)为(215.0000±54.1 987);200 nmol/L H2O2中血小板ATP含量(nmol/mgprot)为(3.0579±0.326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过氧化氢刺激可以造成氧化应激,损伤血小板线粒体功能。血小板可以作为研究氧化应激的模型,为研究氧化应激在临床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便捷的方法。
姚濛武凤鸣罗利郭开华卢英红徐杰
关键词:氧化应激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小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