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沙沙 作品数:13 被引量:5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低温球磨制备纳米晶7050合金粉体 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低温球磨制备纳米晶7050合金粉体,利用电感耦合法(ICP)测定粉体化学成分,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球磨过程中粉体的组织演化。结果表明:获得的纳米晶7050合金粉体杂质含量较低;球磨过程中粉体平均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分布范围宽化;粉体的晶粒尺寸在球磨过程中不断减小,经6h球磨后为34nm;微观应变先增大后减小;第二相在球磨过程中逐渐消失,最终全部过饱和固溶于基体中。位错胞演化机理(Evolution of dislocation cells)在球磨过程中对晶粒细化起主导作用,断裂冷焊机理(Fracture and cold welding)为辅助细化方式。 厉沙沙 李炯利 李伟 熊艳才关键词:7050合金 低温球磨 纳米晶 分散性疏松对ZL2O5A铝合金铸件的影响 2015年 本文研究了分散型疏松级别与铝合金铸件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铸件的力学性能与分散型疏松级别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随着疏松等级的增加,力学性能在下降。 杜旭初 厉沙沙 李大奎 黄永庆关键词:ZL205A ZL114A基座铸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应用于某战术导弹构件的ZL114A基座铸件选用开放式浇注系统与米字型横浇道结构设计,在低压充型下通过增设冷铁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平稳充型与自上而下的顺序凝固,选择14 h的落砂开箱时间,基座铸件最大尺寸正偏差仅为0.7 mm,最大尺寸负偏差仅为-0.8 mm。经二次固溶T6热处理与低温稳定化后,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与布氏硬度分别为340.7 MPa、265.7 MPa、7.8%与HBS94,晶界处的Mg_2Si强化相与球状Si相平均尺寸更加细小,分布更为均匀弥散,断裂机制为韧窝断裂与沿晶断裂。 樊振中 宋长福 厉沙沙 赵旭 孟庆伟 吴桢 胡帅关键词:铝合金铸件 力学性能 T6热处理 块体纳米晶铝的力学性能及变形机理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雾化粉体+挤压(Ato+Ext)、雾化粉体+热等静压+挤压(Ato+HIP+Ext)、低温球磨+挤压(Cryo+Ext)、低温球磨+热等静压+挤压(Cryo+HIP+Ext)四组不同的工艺制备块体纳米晶/细晶铝,并测定了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这些块体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断口附近的位错活动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讨论了其变形机理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粉体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铝的强度远高于雾化粉体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铝,四组块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均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块体超细晶铝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位错运动,对于块体纳米晶铝,尺寸≤100nm的晶粒在拉伸过程中内部基本不发生位错运动;块体超细晶铝大部分区域发生穿晶断裂,而块体纳米晶铝基本发生沿晶断裂。 厉沙沙 李炯利 陈军洲 王胜强 熊艳才关键词:纳米晶 纯铝 力学性能 ZL204A靴座铸件凝固成形工艺研究 2017年 以某ZL204A靴座铸件为研究对象,结合OM、SEM、拉伸性能试验机与FEM数值仿真计算,测试了其凝固成形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开放式充型凝固成形工艺,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截面比为1∶5.8∶10,设置合理的冒口,借助FEM仿真计算优化,实现了顺序凝固。铸态平均晶粒尺寸约为84μm,T6态的平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伸长率分别为472 MPa、370 MPa与8.4%,断裂机制以韧窝断裂为主,附带部分沿晶断裂。 郑卫东 樊振中 罗传彪 王进 杜旭初 李大奎 厉沙沙关键词: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在铝铜合金低压铸造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以某厚大ZL205A合金铸件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铸件低压铸造工艺中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充型及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并按模拟结果进行了生产,结果获得了优质的铸件。 杜旭初 杨守杰 罗传彪 厉沙沙 樊振中关键词:ZL205A合金 温度场 低压铸造 晶粒细化工艺对ZL205A合金偏析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OM)和ProCAST软件,研究了晶粒细化工艺对ZL205A合金偏析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Al-5Ti-B中间合金添加工艺(两步添加),可增强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提高其流动性、力学性能、抗热裂能力以及铸造性能;在凝固末期,ZL205A合金会形成晶间搭桥,加强了晶间结合力,而晶粒细化有利于增大晶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晶间搭桥面积,有效提升晶间的结合力,使合金热裂倾向降低,因此减少ZL205A合金的偏析缺陷。 郑卫东 阮磊 厉沙沙 罗传彪 杜旭初 黄粒关键词:ZL205A 偏析 基于数值模拟的优质铝合金铸件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ProCAST模拟并优化了壳体铸件的铸造工艺,同时通过实际生产对比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铸件铸造工艺实际情况,从而验证了ProCAST软件能为铸件铸造工艺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杜旭初 樊振中 厉沙沙 李大奎 陈明伟关键词:数值模拟 低温球磨制备纳米晶纯铝粉体 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低温球磨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纯铝粉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经低温球磨前后的纯铝粉体的化学成分、颗粒形貌及尺寸、微观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纯铝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呈现出"宽-窄-宽"式演化规律,这与存在于整个球磨过程中的"破碎-焊合"综合作用密切相关。低温球磨早期,位错胞演化机理主导纯铝粉体的晶粒细化;低温球磨后期,断裂冷焊机理则为纯铝粉体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 李炯利 厉沙沙 李伟 熊艳才关键词:纳米晶 纯铝 粉体 低温球磨 低温球磨制备超高强度块体纳米晶纯铝 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低温球磨、热等静压和挤压等工艺制备块体纳米晶纯铝。分别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SC)对块体纳米晶纯铝的微观组织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所制备的块体纳米晶纯铝的化学成分、密度、硬度和拉伸性能进行测定,借助扫描电镜(SEM)对块体纳米晶纯铝的拉伸断口进行观察。同时,分别依据Hall-Petch公式、Orowan机制和Taylor公式定量估算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位错强化对块体纳米晶纯铝屈服强度的独立贡献。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块体纳米晶纯铝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0 nm,密度为2.692 g/cm3,显微硬度为109.15HV;块体纳米晶纯铝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270 MPa和379 MPa,伸长率为3.2%;块体纳米晶纯铝的高强度主要可归因于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 李炯利 厉沙沙 樊振中 李伟 熊艳才关键词:纳米晶 纯铝 低温球磨 力学性能